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一章 辽阳守备(求订阅) (第1/2页)
第122章辽阳守备 “没想到陛下居然知道戚老将军!” 陈策见杨涟对戚金如此,也在一旁打趣道。 杨涟见陈策有疑惑,就解释道: “我在京城时,就见陛下锐意改革,想要变革京营,已经任命泰宁侯陈良弼组建新营,就用戚继光之法练兵。” “所以来时就向我提起过此事,感慨戚老将军心系国事,年近古稀却还能忠心用事,为国效力,特意嘱咐我来辽东时要多加慰问。” 戚金这时候才有机会话,他原本也是郁郁寡欢,但见到杨涟对他如此优待,又皇帝还特意嘱咐杨涟要对他多加慰问。 当即老泪纵横,觉得所受的委屈都没有白费。 “陛下能记得末将,末将已感激不尽,定为国竭力,不负陛下恩典。” 完当即起身西向一拜,以表示自己决心。 杨涟看了也点点头。 “我来之前就知道戚老将军所领浙兵,用的是车营战阵之法,需要的火器鸟铳大炮甚多,我这段时间也在辽阳视察,发现许多火枪年久不堪用,于是便上奏朝廷请求下拨火器。 一月前得到兵部奏报,朝廷下拨鸟铳一万杆,新铸克虏炮二十四门,还有灭虏炮、火药等物资已经上路,现在算来,估计还有十余便会到此处。 熊总督已经嘱咐,只要到了就让下拨三千支鸟铳,十门克虏炮、火药等物资于浙营,以供军用。” 戚金心想这杨钦差真是知道他需要什么,有了这么多鸟铳、火炮等物资,战力必定就提高一个等级,真真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当即再次感谢起来。 杨涟摆摆手,表示不用,只要能为国效力就校 嘱咐完戚金后,杨涟还不想结束,接着环顾四周,双手捧杯向西端着道: “除了戚金将军外,来之前陛下还给我提及几人,其家族世代为国尽忠,他早有耳闻,深感敬佩。” 在场众人闻言,纷纷挺直胸膛,希望杨涟的是自己。 “秦邦屏、马祥麟、冉胤三人何在。” 杨涟左右有三位将领直接站起身拱手答道: “末将在!” 杨涟点点头,随后也拱手回道: “陛下来之前就曾跟我,他素来听闻四川石柱、酉阳土司忠心报国,世代为国尽事,特别是暂代石柱宣慰使秦良玉更是女中豪杰,以巾帼效命疆场,古所未有也,迹其忠忱武略,足愧须眉已。” 秦邦屏、马祥麟二人一人是秦良玉之兄,一人是秦良玉之子,听到皇帝居然如此看重他们,觉得多年的尽忠终于有了认可。 要知道秦良玉的丈夫,马祥麟的父亲,就是因为得罪了明朝派来监军的太监邱乘云,最后被下狱陷害而死。 但即使这样,秦良玉还忠心朝廷,不可不其心怀大义。 “陛下还记得我meimei,也不枉我等为朝廷效死。” “哈哈哈,陛下当然记得,他还早就听闻石柱、酉阳土司兵善战,千里赴辽,驻守虎皮、黄山等处二载,毫无怨言,早就想有封赏。所以还要诸位多多出力,只要有战功,还怕没有封侯之赏。” 着着,就开始环顾四周了,对着在场众将也道: “诸位也是如此,辽东战事陛下极其关心,每日心忧就是此事,所以只要诸位能有战功,朝廷赏赐必不吝啬,我也会为诸位请赏。” 诸将闻言也纷纷起身拿起酒盏躬身道。 “甘为陛下效死!” 秦邦屏、马祥麟等人也喊道: “杨钦差的极是,我们也早就想打一场了,到时候定让建虏有去无回。” 此话一出众人皆笑,氛围也轻松起来了,一时宾主尽欢,觥筹交错,其乐融融。 杨涟一行在虎皮驿休整一,第三带人启程出发,出了虎皮驿继续往北,赶八十里路就到了沈阳卫了。 沈阳位于浑河北岸,是明代辽东镇的九座卫城之中,最大的一座城,自从抚顺、蒲河等卫城相继失守后,沈阳已经是明军在辽东的最北端。 经过多年经营,这座卫城可以是守备森严,无所不备,杨涟也早有耳闻。 但直到他渡过已结冰的浑河,到了沈阳城南后,看到这沈阳的防守后却喜忧参半。 喜的是外部防御完善。 为了防止建虏攻城,贺世贤命人在沈阳城外,掘堑壕十层,每层深一人许,堑底插有尖木。堑内一箭之地,再次挖壕一层,壕内两侧再以一二十人才能抬起之大木为栅栏。 栅栏旁又掘壕沟二层,宽五丈,深二丈,壕底插有尖木。 壕内侧排列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