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天破界_第二百七十一章 万象法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一章 万象法体!! (第2/2页)

内,灰衣人可以掌控时间流逝,也就是说,一定程度上,灰衣人就是万象空间内的神,掌握时间的神!

    就像此刻的平一,身在万象空间之内,无论用了多大的力气都无法迈出去一步,就是因为此刻平一所在的空间,其时间流速被灰衣人限制住了,对于身在主象空间的灰衣人来说,平一的一切动作,都像是放慢了无数倍!

    万象空间内时间的流速,减缓或是增加,都在灰衣人的一念之间,起效果的大小,则和灰衣人的自身实力、对万象法则的掌握程度,以及目标的实力有关。

    灰衣人的实力越强,对万象法则掌握的越高,理解的越深,目标的实力越低,这种效果就越大!

    所以,此刻的平一,完全被灰衣人玩弄于股掌之间!

    而此时,已经与阴阳八卦大阵,人阵合一的七位圣人以及慕冷菱,也遇到了与平一类似的情况。

    八人都各自面对着一个灰衣人,就像平一那样,所有的一切动作都像放慢了许多倍。

    不同的是,这其中,天元圣人受到的影响最小,也是战斗最激烈、最焦灼的一象空间!此刻面对身在主象空间的灰衣人,天元圣人仍有反抗之力。

    其余几人,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应对手段,但无一例外,都在此刻受了重伤!慕冷菱受伤更甚,在这灰衣人出手之后,当场失去了战斗力!

    但让灰衣人意外的是,不知道何时,或许是灰衣人开启万象法体之前,或许是开启万象法体之后...

    阴阳八卦大阵之内,以灰衣人为中心,出现了八个颜色不同的巨大法相!

    每一个法相的手掌心,都托着两枚八卦符文,除了原先的乾卦、坤卦、艮卦、震卦、巽卦、兑卦、坎卦、离卦之外,又衍生出了另外八个卦象,分别为亮卦、景卦、聚卦、散卦、实卦、虚卦、灵卦、亡卦,共计十六卦。

    这十六卦乃人族先贤,在鸿蒙世界形成之后,于修行之中对天地、道法、人伦的感悟,是对世界运行的描摹。

    乾代表天,坤代表地,艮代表山,震代表雷,巽代表风,兑代表泽,坎代表水,离代表火。

    亮卦代表太阳、景卦代表月亮、聚卦代表星辰、散卦代表云、实卦代表形、虚卦代表空、灵卦代表生命、亡卦代表死亡。

    十六卦齐出的这一瞬间,八个巨大的法相,尽皆发出了低沉的吟唱,这吟唱的旋律悠久而又古老,婉转而又铿锵有力,短短的一两个音调,就仿佛听到了数十万年来的变迁。

    这仿佛就是鸿蒙世界的本源,发出的吟唱。

    处在生死一瞬的平一,在听到这低沉的吟唱之时,瞬间灵台清明,进入了空灵状态,眼前的一切都仿佛变成了慢动作。

    是的,在平一眼中,仿佛除了平一之外,所有的一切,都被放慢了许多倍!

    不管是八个巨大法相的一举一动,还是十六卦符文的每一次旋转,还是那个在自己耳边叨叨不断的灰衣人,还是那把悬停于血煞珠上空的黑色刀芒...

    在这声吟唱想起的这一刻,平一能看清他们每一个变化,甚至是能够看清,灰衣人那如琉璃一般的半透明身体之内,那流转的气息波动...

    “这是...”平一发现,耳边灰衣人叨叨的声音,也同样变得奇慢无比。

    平一甚至还发现,若是自己此刻继续劈出手中的这一剑,则必定会先于黑色刀芒,命中灰衣人!

    空灵状态的平一,脑海中忽然回荡起了魂生宝鉴里的口诀..

    “载营魄抱一,专气致柔,涤除玄鉴,天门开阖,明白四达...”

    这是绯焰教给平一的灵魂类修炼秘法,一直以来,由于魂生宝鉴的残缺,平一只能通过雪花玉髓来配合魂生宝鉴,凝练自身灵魂力,至于魂生宝鉴的更多修炼方式,却是一直一无所获..

    直到这一刻,平一觉得,若是自己愿意,在这种空灵的状态之下潜心修炼,定然能窥探到魂生宝鉴更多的秘密。

    但是,平一此刻没有这个时间,这个时间,并不适合修炼。

    这个时间,适合战斗!而魂生宝鉴中,带给平一最大的收获,除了凝练灵魂力之外,便是对自身灵魂体内的痕迹的探究!

    平一可以通过体内的这些痕迹,这些无论是元力、灵魂力,甚至是真元运转之后留下的痕迹,找到功法运转以及秘技运转的不足之处,从而加以改进,使得自身所学更加趋于完美!

    在此刻,在鸿蒙世界的吟唱之中,平一看着头顶的黑色刀芒,看着远处握着黑色镰刀站立的灰衣人,看着圣贤rou身手中握着的金红色光剑..

    平一似有所悟...

    或许..可以让自己手中的这一剑,发挥出最完美的状态!

    或许..可以根据灰衣人体内的气息波动找出他的弱点..

    或许..这一战,会在这一剑之下,分出胜负!

    但,平一的时间不多,平一不知道这吟唱还有多久,平一唯一能做的,便是在脑海之中,一次又一次的完善着这一剑..

    一点一点的,试图找出灰衣人身上的弱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