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世道如铁 (第2/2页)
/br> 段天南恍惚了一阵,才继续开口。 “安民郡那时人人传颂,只要到了百胜军的地头就能练武,吸引力很大。” “运涛一下子招到了好多人,仗着士气,很短的时间就连拿两座大城,地盘扩展飞快。” “结果闹得太热闹,王庭为这事派人来了三次――妈的最后一次是风慕白亲至,追得老子跑了几百里!”…. 他说得兴奋,将腰间红绸拆了又系。 “那是三年多前了。” “那时候每到一地,我都亲自挑最好的石头,亲手切割打磨、刻上法门、搬到城中最显眼处。” “只是前六个月,《铁手功》的基础部分至少有大几万人学了。” “这还是因为大部分人不识字。” “到现在,估计至少有小几十万人曾听过老子的武道――妈的,宗师这个名头,老子可真是太当得起了!” 段天南又笑了。 “后来,你们猜怎么着?” 这回是苦笑。 “直到现在,凭《铁手功》达到贯通境的还不到两百,浑然境更只五人。” “这两百人绝大部分出于军队内部――脱产、吃得好,还能寻到人指点切磋。” “排除他们,百姓里自个修到贯通的才三十几人,差不多五千人出一人。” “这还只是一桩事。” “三年多时间,我当初立的传法岩石,有一块算一块,都先后被人砸坏过。” “都是用铁手功做的。” 说到这,段天南不得不停下来,缓口气。 边上,古意新微张着嘴,还在尝试理解后一桩事发生的逻辑。 洪范则在心算。 单看数值,三四年能得两百人练武有成,已经很不错――毕竟时间尚短,很多人起步的年纪也太晚。 但以洪家为例,本族五百来人,算上蒋有德这类家生子,以及沈鸿这种家兵后人,整个选材的人口盘子不会超过一千五。
至于贯通及以上级别的武者,哪怕只按两年前算,也有百人上下。 十五比一与五千比一,差距可见悬殊。 更何况《铁手功》本就务求通俗易学。 原因一想就通。 洪范此身,在洪氏族学内属于天赋良好。 练武五年,若没有拉满的推宫丸与洗髓丹,没有龙魂树与命星,纯靠个人努力和族学福利,现在最多是贯通四道正经,放在朱衣骑也不出挑。 但这已然基于许多其他人不配拥有的条件。 自小参与族中私塾识字断句; 有洪礼尽职尽责的教导不必担心练错; 成年前有他人供养无需谋生; 族学有一份免费的丹药福利…… 细数下来,洪范对练武的艰难又有了一重认识。 段天南终于缓过劲来,唏嘘感叹。 “我这才知道,原来练武是这样一件难事。” 他脸上仍有一丝困惑。 “我这才知道,原来一个三十岁不识字的农人,面对内视到贯通级别仅万把字的要诀,光是记牢理解,就比我一人打理五十亩田还难。” “我这才知道,世家与门派是以武道传承为核心的一系列资源条件的结合。” “我这才知道,高门贵子们比之普通人优越的,绝不只武道经典而已……” “想来这个道理很多人早就明白。”…. “我却是试了才死心。” 夕阳夕至,如一场静止的大火。 段天南垂下眼,看着湖水里三人的倒影。 “古老弟只靠做长工时旁听私塾的零碎授课,就学会了阅读书写,后来捡到晦涩难懂的《步掷金刚典》,居然无师无药自学成材。” “洪老弟得了命星便不断推陈出新,以独创杀法之多之强闻名天下,如得祖龙亲授。” “还有我,练武太迟,练得又太快。” “以至于练成之后,天然便觉得小小的文石村既然有一个段天南,那天下便该有无数个段天南,并为他们隅于田间地头而不值。” “你们猜怎么着?” 段天南自问自答。 “没想到啊,天下真只有一个段天南!” 他大笑说道。 既自豪,又落寞。 笑音经久不散。 湖水有一搭没一搭地舔舐着岸。 段天南一动不动地伫立着,背影镶嵌进金色的夕阳。 “谁能想到,凡人之平凡竟不是因为别的……” “真的只是平庸罢了。” 良久后,他才转过身,伸手重重按住洪范的肩膀。 “洪老弟,所以世道如此,不怪任何人。” “不怪我。” “更不怪你!” “要怪就怪祖龙降下武道。” “怪老天不公,偏私人才!” 洪范至此,已是五味杂陈。 他一下就明白了段天南为什么要在今天凑上自己,说这些往事。 就像他一下就明白,那日在风云顶下,段天南见自己在风暴中失温,为什么便去取酒rou、砸酒坛、骂风间客…… 哪怕二世为人,这种自内而外的温暖,他亦少有感受。 “我无妨的。” 洪范低声道,抬眼正对向虬髯大汉。 残阳此时烈烈,在左拦山巅辉煌而灿烂地直射过来,让他看不见对方的眼光。 但他分明觉得自己看见了。 “段大哥,我已经无妨了。” 这一声“大哥”,洪范叫得前所未有的真心实意。 PS:三千四百多字,怎么不算二合一大章呢?39314112.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