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思茶、过茶、道茶! (第2/2页)
和张全一两个小道士惊奇道。 …… 就这样,吕岩和陈希夷论道论了一夜。 陈渊和郑隐以及张全一两个小道士,在丹房里聊天聊了一夜。 别说吕岩和陈希夷了。 便是陈渊和郑隐、张全一两个小道士,一夜不睡也感受不到丝毫困意。 …… 第二天。 山间的清晨,夹杂着nongnong寒意。 红日在山顶露出了一抹血色,很快将整片天地都点亮。 郑隐和张全一两个小道士,早早煮好了一锅清粥,就着山上的野菜,早饭便算是对付过去了。 随后郑隐和张全一两个小道士,在希夷先生的吩咐下,备好了冠巾用的物品。 正午午时,大日当空。 在希夷先生居住的茅屋内,摆上了桌案。 桌案上除了点了三支檀香的香炉,外加一本《道德经》外,并无他物。 “本来冠巾有数师,但是正如为师昨日所言,为师交友虽多,但是能为你冠巾者却寥寥无几。” “除了最主要的度师,由为师亲自担任外,其他的冠巾师、拢发师、引礼师,便都由希夷先生担任。” 香案前摆放了一椅,吕岩坐在椅子上,对跪在三尺开外蒲团上的陈渊神色郑重道。 “全凭师父做主。”
陈渊神色肃然。 “接下来便交给你了,先生。” 吕岩又将目光看向了旁边,换了一身装束,身穿紫色云纹道袍的希夷先生。 “无心昌,既然你如此信任老道,将为弟子“冠巾”,这等重要之事交给老道,老道自会为你办妥。” 希夷先生却道。 “陈渊,先为你师父敬上三杯茶。” 希夷先生在旁边道。 站在旁边看热闹的张全一和郑隐,立即将一杯提前准备好的茶水,送到了陈渊手上。 陈渊跪在蒲团上,身子前倾,双手高举过头顶,将这杯茶水给敬了上去。 吕岩含笑接过,却并没有饮下,而是将这杯茶水,放在了旁边的桌案上。 就在陈渊心中疑惑时,希夷先生在旁边解释: “这第一杯茶,在冠巾科仪之中名为“思茶”,寓意度师收徒前谨思慎酌。” 随后陈渊又接过了,张全一递上的第二杯茶水,将茶水高举过头顶敬了上去。 吕岩接下喝过一口后,将茶杯递给了等待在一旁的郑隐。 “这第二杯茶,则名为“过茶”,寓意度师同意收徒。” 希夷先生在旁边道。 很快陈渊又敬上了,张全一递过来的第三杯茶。 这一次吕岩接过后,既没放下也没喝。 而是站起身来,中指及大指沾茶水点於陈渊身上,如此反复三次后,又将手中茶杯,递给了旁边等候着的郑隐。 “这第三杯茶,名为道茶,寓意从今以后脱去世俗身,皈依道门,乃是道祖门徒。” 希夷先生又在一旁道。 “稽首三宝礼,功德福无边,师父引进门,修行在个人……” 随后陈渊又在希夷先生的眼神示意下,朝着那本放在桌案上的《道德经》稽拜行礼。 经过吕岩这么久时间的教导,陈渊已经明白在道门中《道德经》所代表的,并不仅仅是一本普通经文,而是太上道祖老子。 拜《道德经》如拜太上道祖老子。 等陈渊拜完道祖后,吕岩又从怀里,拿出了一份黄纸所写的奏疏递给陈渊: “这是为师给你写的奏疏,伱看可有不对之处。” 陈渊闻言照做,打开后只见里面的疏文这般写: “大永庐州府府治庐江城吕仙祠栖居弟子,陈渊敬为谨遵玄规度人,接派恳赐冠巾以肃教仪,今于天运大亨九年端月拾柒日,焚香上告……” 陈渊慢慢翻到了最后,只见上面所写: “祖师慧光普照恩泽频彰阖会,太乙雷声普化稽功察过牒移,东华教主存案记名弟子陈渊皈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