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8章 蛮族的野望,诸天浩劫,你们可称我为天帝 (第2/4页)
来都不大,只有二十来岁。 其中一人年纪稍小,只有十七八岁的样子,唇红齿白,面色白皙干净,眼眸里还满是憧憬。 而在他们的身边,有一层氤氲的淡淡灰色雾气笼罩,其中有时空波动闪烁,显然是某种异宝,在帮他们抵御这处异度时空中的压力。 “师兄,你看……” 突然,其中年纪稍小的那名弟子,指着前方发光的区域,无比惊喜地大喊道。 那是一片无比壮观的建筑群,有红楼香山,云峰雾罩,霞光氤氲,群山掩映在霞光和雾气深处,更有一座座五色玲珑楼坐落在更高处,恍惚间似有仙人在其中讲道。 自他们的方向看过去,可见青白赤黑黄五色祥云喷薄,缭绕不散,仿佛有一道人影,静静端坐于其中。 “别出声。” 年纪稍大的男子,眼睛睁大了些,死死地盯着那里,似乎担心说话的声音大了,从而惊动那里的仙人。 两人反应很快,不敢继续自高空之中掠过,急急忙忙落到群山间。 “师兄,这个地方看起来没有搜查过的痕迹,那里的光雾人影,到底是真是假,我怎么感觉像是有人盘坐在那里一样。” “到底是异象?还是有某位前辈在这里修行?” 年纪稍小的弟子,一脸忐忑,小声问道,不敢再轻易前进。 “我俩会意外进入此地,也是靠那道时空裂隙,本以为被仇敌追杀,必死无疑,谁想关键时候,会遇到罕见的时空裂隙……” “此地充斥着浩荡的儒家正气,刚才那动静,估计是儒道大世界的前辈,在此清修。” “我等不要乱碰此地之物,儒道大世界的修士,性情素来刚正,很讲礼仪道义,只要不冒犯,应该不会有什么麻烦。” 年纪稍大的男子,沉吟片刻,放下心来。 年纪稍小的弟子,点了点头,而后两人对视一眼,心中虽然忐忑,但还是朝着刚才光雾摇散、五色祥云喷薄的那片区域而去。 “这片儒家遗址之中,怎么会有外人进来?” 五色玲珑楼阁的高层,姜澜静静盘坐,衣袍纤尘不染。 在他的面前,平放着许多的古卷书籍,每一本书籍上面,都有一道高冠博带、儒雅之风的儒士虚影浮现,口中念念有词,为他讲述儒家大道。 进入此地已然有三天时间,姜澜按照记忆中对此地的诸多了解,毫不费劲地就找到了释经地。 外面的层层考验,对他现在的修为来讲,可谓形同虚设。 不过,若想得到此地的儒家传承,还需要通过礼、乐、射、御、书、数这六样考验,好在他吸收了诸多前人的智慧和经验,应付起来也并不难。 眼下也只差最后一样“数”了。 “这两人刚才的交流,并非是九州大地的语言,不过捕捉其神念波动,倒也知道他们在说什么。” “看来是来自于其余世界的修士,意外踏入这里,若是我动作稍慢一点,是不是此地的儒家传承,还会被人捷足先登?” 姜澜心绪很快沉静下来,他不清楚两人来自哪个世界,修行境界的称呼又是什么样的,但按照九州大地的划分来看,两人顶多是第五境的修为实力。 所以他也根本不放在心上。 不过现在,也不能让他们来打扰到自己。 想到这里,姜澜衣袍一挥,四道神光飞出,落地化作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的身影。 四灵身影始一出现,便自此次扑了出去,虚空嗡鸣,冲向那两道身影所在之地。 “师兄……” 年纪稍小的弟子,面色发白,大喊出声,下意识想要抵挡,身前亮起的一道虚淡屏障。 可面对白虎虚影的扑来,什么作用都没有,顷刻间就崩溃了,他整个人也被扑倒在地,眼里尽是慌乱和恐惧。 “师弟别怕,我会保护你。” 年纪稍大的男子,怒喝一声,身畔有一层玄黄光芒亮起,如一口倒立的铜钟,但同样无用,只是瞬间便被玄武虚影一个巴掌拍翻在地。 青龙、朱雀的虚影落地,一爪便将两人踩在地上,瞬间动弹不得。 “前辈恕罪,我等无意打扰,没有恶意……” 他脑袋瞬间和泥土来了个亲密接触,手脚发凉,只能尽量伸长脖子,不断大喊。 “师兄,这是四灵圣兽……” 年纪稍小的弟子,这才认清扑向他们的这四道虚影,脸色越发苍白,嘴唇都哆嗦了起来。 “别担心,这位前辈没有杀意,估计是不想让我们靠近,打搅到他。”一旁的师兄,赶紧出声安慰,心里同样满是震惊。 四灵圣兽不是早就在诸天中绝迹了吗?今日他们竟然亲眼目睹到了? 五色玲珑楼内,姜澜闭上了双眼,没有理会外面那两人的大喊。 时间缓缓流逝。 随着他面前的诸多书籍合上,其中的道道流光飞出,然后在他的周围,出现了一尊又一尊儒家大贤的虚影,这些大贤或是手持金书,或是手持玉册,或是低头捧读,或是朗声长颂……一个个古朴浩大,若天地初开的浩荡之音,在姜澜耳畔回荡。 泥丸宫中,神秘古藤摇颤,其中一片嫩叶,发出蒙蒙光辉,随着姜澜接受这些传承,开始有儒家浩荡之气充盈萦绕,中正厚重。 天者,理也;帝者,以主宰事而名。 天帝,神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 “天帝,统御主宰世间万法,诸天至高,万界无上者……” “一言可决天下,口含天宪,言出法随,天帝没有对错,天帝所说的话,便是规矩、规则,天帝制定了一切,所以天帝认同的便是真理,天帝否认的便是谬论错误……” “言出法随的真谛,便是以身为法,以言定律。” 古老时期,天界高悬诸世之外,至高无上,天帝居于天界中央,威能俯瞰无穷宇宙、亿万时空,威能遍布辐射无尽位面。 因为天帝需要管教众生,于是教义礼法出现了,天帝推崇儒道,于是儒家古儒大贤,辅助天帝制定礼法规矩。 而今这处儒家遗迹,从某种意义上,便是沾染了曾经天帝第一次制定律法时的一丝气息。 半天之后,姜澜睁眼起身,眼前五色神光弥漫的玲珑楼,也似褪去了原本的色彩,变得朴实无华起来。 他随手一挥,眼前的诸多儒家经文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