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刘备之遁走 (第2/2页)
朱然是东吴整个荆州防区官职仅次于陆议、诸葛瑾的勋贵大将,其部曲精锐程度堪称东吴全荆州之冠。 韩当则是侍奉三代吴主,多年前便有勇名闻于天下的江东宿将。这份资历,不是年轻一辈的徐盛、潘璋可以比拟的。 陆议派这二位重量级将军在涿乡这个穷乡僻壤之地阻击蜀军撤退,着实是过于奢侈了。 除非,他的猎物,配得上他的赌注。 刘备不由得冒出一身冷汗。 他这才反应过来,原来那陆议,已经准确无误地推算出了他的撤退路线。 陆议这条毒蛇,蛰伏了这么久,终于吐出了他的信子。 他不光是要打赢这一仗,他的真正目标,是他刘备本人。 一念至此,刘备不再能够淡定,他即刻下达军令:“全军加速前进,中途不得休息,务必以最快的速度抵达秭归。” …… 刘备军昼夜兼程一日夜,终于在隔日清晨抵达了秭归城。 日出东方,天亮了,稀薄的晨雾逐渐散去。刘备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将军廖化携手下偏将、校尉出城迎接。 刘备面色凝重,骑马慢行于军前,进入城中,即便暂时已经安全,他却未敢有一丝松懈。 他马上召开会议,研究下一步部署。
廖化报告:“吴军战船已经集结于西陵峡东。陆军也必将于一两日间集结于城南。城内业已人心惶惶,军心有所不稳。” 东吴行动之迅速超乎预料,情况比想象之中严重的多。 刘备道:“秭归怕是不能守了,我们得赶紧撤退。” 廖化却道:“陛下,秭归必须守。” “吴军水陆夹攻,如何能守?” 廖化道:“战至最后一兵一卒,尽量拖延吴军的时间。” 刘备明白,廖化说的是对的,秭归可以丢,但不能丢的太快,秭归一丢,整个三峡失守,东吴水军长驱直入,自己无论走陆路还是水路,都将危险万分。 他的耳旁仿佛又听到了陆议这条毒蛇在嘶嘶作响。 廖化朗声道:“请陛下不要犹豫了,廖某死不足惜,唯一所愿,就是希望陛下能够全身而退,等来日恢复元气,再伐东吴,为吾等兄弟们报仇雪恨。” 刘备犹豫再三,终于下定决心,缓缓道:“我只带三百人与我走山北小路撤退,剩下的将士,就都交给你了。” 说完,刘备一把握住廖化的手,眼眶已经满含热泪,他叮嘱道:“元俭,到了真守不住的时候,切不可意气用事,螳臂当车,白白送了性命,应寻机会撤入山中,再作长远打算。记住,活下去,这是朕对你最后的期望。” 廖化领命拜谢。 忽然,程畿也站出来道:“陛下,既然你走陆路,那我要走水路。” “季然,这是为何?” “臣愿携天子鼓吹旌旗走水路,以身做饵,以迷惑吴军!” 刘备沉默不语,这并不是一个聪明的计策。 “陛下,畿只恨自己才疏学浅,远不及季常(马良)、孝直(法正)等人,不能为陛下分忧,此番大败,畿深知罪不可恕,请陛下准许臣,为吾大汉之季兴,再尽最后一份绵薄之力!” 刘备道:“朕准了,但你要切记,若遇追兵,不可与之交战,换小船找机会缘山上岸,或可逃命。” 程畿叩首拜谢,已泣不成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