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梦行者_第一二一章 大脑的牢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二一章 大脑的牢笼 (第3/3页)

  王贲接着说:“我们居于地下,可以相对远离月亮的意识辐射影响。

    这就意味着,从某种角度说,我们这里的时间流速,与地表的时间流速是不同的。”

    “您这话是什么意思?月亮作为一艘阿斯塔·伊洛因留下来的外星飞船,不断地发射出意识波控制人类大脑这点,我还可以想象和理解。

    但我应该怎样理解您所说的‘地下与地面的时间流速不同呢’?我知道,按照相对论……”

    王贲摇摇手,说到:“安先生,在时间这个话题上,物理学是没有什么用处的。”

    他继续认真地说:“活了两千多年,我做得最多的事,就是不断地学习个中知识,这是消磨时光最好的办法。

    所以,我认真学习过地面上的物理学。

    我甚至在一百来年前,还专门在地面上游学了好几年,就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当时涌现出来的新知识。

    但是,我刚才提到的——地表上的时间流速与我们这里不同,指的不是时间对于运动速度上的度量。

    我不知道我的话能够与您实现共鸣,毕竟我的语境相对落后。

    简单地说就是,时间不仅仅可以用运动来度量;

    更准确地,时间应该用观察者的观察来度量。

    我用一个不恰当的但很形象的例子来比喻:

    假如有一个人,每天都非常忙碌,学习、工作、锻炼……

    他折腾了很多很多事情,每天都处于紧张和压力中,每天他都给这个宇宙创造大量的信息,导致这个宇宙熵增;

    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个人过得很充实,时间对于他来说,总是不够用的。

    另一个人,生活非常简单,每天都是重复同样的生活,轮回于同样的日子里,日复一日地重复同样的生活;

    他并没有给这个宇宙创造很多信息,也只导致这个宇宙的熵增加了一点点;

    那么,我们可以说,时间对于这个来说,总是富裕的。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时间与这个宇宙的观察者创造的信息的密度成反比。”

    我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但不多。

    他似乎把时间归纳为观察者的体验,但这种提法有一个假设前提,就是一个人——也即是作为宇宙的观察者——能够创造的信息总量是有限的。

    只有基于这个前提,才能推导出时间与观察者创造的信息的密度成反比这个结论。

    我把我的疑虑说了出来。

    王贲解释到:“安先生果然很有修为,一下子就看到问题的关键点。

    为什么一个宇宙中最普通的观察者,能够创造出的信息的总量是有限的呢?

    这是因为另一个因素的约束——所谓的‘人为何为人’。

    这话怎么说呢?

    简单地说吧,一个人能说出的话,作出的事,创造出的信息总量,是有上限的。

    一个人绝做不出‘非人行为’,比如,人不会像牛一样趴在地上吃草;也不会像马一样四蹄奔跑;也不会像鸟一样展翅飞翔……

    人能做出的事情是有限的。尽管这个限度可能非常大,但依然是有限的。

    从另一个角度上说,如果一个人做出‘非人行为’,那他就不是人:他就成为神仙、畜牲或者魔鬼之类的其他存在。

    尽管人能够做出事情、说出的话、创造出的信息从‘量’上看,是无穷大的;但从‘质’上说,又是有限的。

    所以,我们才能得出这个结论,即一个观察者,可以创造出的信息总量是有限的。他创造信息的密度越大,时间对于他来讲就越匮乏;而他创造信息的密度越小,时间对于他来说就越富裕。”

    王贲顿了一顿,强调说:“在这个基础上看,手机、互联网、垃圾信息这些东西都是在不断地使观察者加速创造信息;

    用垃圾的信息填满你们的每一分每一秒。

    可以说,地表上沉迷于这些垃圾的、碎片化的信息的人们,他们的生命比我们短暂得多,他们的生命的信息密度,比我们高得多;

    但尽管信息密度高,却都是垃圾信息。

    这种情形,就好比是一个体重非常重的胖子:

    他的体重完全由没有用的脂肪构成,而不是说他的体重很重,就意味着肌rou很强大,力量很强。”

    听了王贲的话,我非常震撼,也很有感触,不由得对他说:“王先生,尽管您非常自谦,但我依然想说,我确实对您非常钦佩。

    您的话语点醒了我,给我很大启示。”

    王贲说:“安先生太客气了。您的神通远在我之上,我也不过就是听师父他老人家给我讲的这些道理而已。

    对了,说到神通,前一晚上,以神游之态探访我村的,是不是您?”

    听了他的问话,我脸一红,只好点头承认,坦言当时不知是敌是友,只好以察备战。

    王贲赞叹地点头说到:“虽然师父当晚看破您的神通,但师父没能与您交上手,他老人家还说,免不了一场苦战呢。

    没想到居然是预言应验,大事临门了。真是令人感慨啊。”

    我也点点头,说到:“直到来到桃源村,我才意识到,许多事情,也许就是命中注定的。”

    “那当然了,”王贲说到,“师父告诉我,宇宙因观察者的观察而存在。

    这就意味着,你观察宇宙的同时,就在创造着现实。

    所谓命运,恐怕不过如此——已经发生了的事情,不过就是命中注定要发生的;

    而命中注定要发生的事情,不过就是你所做出一切事情而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