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 吃美食品音乐 (第1/2页)
赵正盘坐殿中,众人学他一般坐好,屏息宁气。 没过一会,只听到他身上有仙乐响起,其音悠扬曼妙无以言表。 赵正的手机里可是有很多轻音乐,专门用来缓解焦虑助眠的。 音乐对文明的意义怎么拔高都不过份,虽然没人知道第一段旋律是什么时候出自于哪个古人类之口,又如何被传播开。 从扯着嗓子嚎叫开始,到学会敲击石块木头,到摘叶子在嘴里吹出尖锐的音符。 那肯定是一段极其漫长的时间。 而且音乐还特别抽象,古人类可以用彩石画下天空中的闪电,但他们没办法记录雷声,最多就是学会了用兽皮制鼓打砰呯。 西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是中国封建制度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 这时期的乐理相对之前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 礼乐和征伐是国家治理的两个重要手段,周王通过礼乐来维持国家的统治秩序,通过征伐来扩张领土,维护国家的安全。 礼乐这种重要的教育形式,尤其是针对皇室成员和贵族子弟。在文化和精神层面上规范人们的行为。 在周代的乐曲中,不仅有歌颂神明、祖先和国家的歌曲,还有教育普通百姓的歌曲,也就是颂、雅和风这三种类型。 类比到后世,大概就是红歌、大歌和流行歌曲。 这些歌曲的歌词大都包含了尊重长辈、孝敬父母、慷慨助人等道德和行为规范,由此也成为了一种深受人们欢迎的教育形式。 征伐则在军事和政治层面上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两者相互配合,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政治秩序和社会制度,体现了周天子治理国家的智慧和能力。 虽然后世音乐人有总结几个万能和弦就可以拼凑出一首好歌,但这个时代,受制于乐器制作水平,能整出的好音乐并不多。 庙堂编钟,青铜器一整套那是一般百姓能听得到的吗? 百姓都很少听到,更不用说连姓都没有的野人。 音乐作为一门学问,能掌握的人更是少数中的少数。 而赵正现在放的电子加管弦混出来的轻音乐,应该算得上是降维打击了。 当然,这些音乐一句词都不能带。 一曲放完,再次循环播放,半小时之后,赵正收起手机,环顾四周。 大家都看着他,等他发言。 “如何?” “.....” 一时间,没人敢轻易开口,当然是好听的,但怎么形容呢? 眼前这小子可是直接能与天帝对语的,这也肯定是天乐,夸不到位会不会被大刑啊! “悠悠如远山,渺渺如闲云!”子楚轻声开口。 赵正点头,给他一个微笑,老父亲还是挺不错的嘛! 又看了一圈,决定再科一个关键点:“音者,波也,天地之声,以震而出,人耳可闻只居其中一段。” 看着众人有些懵,赵正晒然一笑,果然还得先普及语言,自己学他们说话可是真累,打了个响亮的脆指下指令:“取盆水来!” “快去!”秦子楚当传话人。 很快,金盆盛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