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九章 从来没严肃过 (第1/2页)
“哈?高原有地热吗?那玩意不都是得往地下打到岩浆....”金严并不介意展示自己的知识量。 “你不会真以为地热都得地壳穿孔吧,那又不是火山,其实只要有压力就能发光发热还能发电,那歌怎么唱来着,摩擦摩擦魔鬼的步伐...反正应该很多!”汤姆笑哈哈。 “很多也没有吧!有哪些?” “嗯...羊八井!” 蓝树点头:“这个我有印象...” 金严嗯嗯记下:“我就不知道,我也没去过青藏,反正你说有就有吧,还有呢?” “呃...” “哈哈,” 金严简直嘲笑:“我还以为你多能耐,原来就知道个羊扒井!” “是羊八井,因为天然又是地面所以方便开采,” 蓝树懂得更多:“地热哪都有,其实都是烧锅炉。核电看起来高大上,也是烧开水。” 核能发电的核心设备是核反应堆,核反应堆将水加热产生蒸汽,将原子核裂变能转化为热能。 蒸汽压力推动汽轮机旋转,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然后汽轮机带动发电机旋转,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 进入21世纪后,化石能源利用产生了一系列问题,科技又陷入瓶颈,人类迟迟无法推进到“可控核聚变”之时,如何利用可循环的新型资源就成了探索的重点。 在所有的资源中,地热资源自然而然进入了所有人的视线,并且因为能效高,逐渐的推广快速发展了起来。 在某些地热资源充足的地区,已经充分利用了起来供暖,虽然效果差强人意,但胜在成本低嘛。 至于地热发电,首先要将热能转化成动能,然后将动能再转变成电能。 用于发电的地热资源,主要有三种,即水热资源、地压资源、干热岩资源,后两种哪怕是穿越前都没有进步,唯有第一种的水热资源衍生出了一系列完整的科技树。 地下热水发电须先汽水分离,水要排掉,使蒸汽进入汽轮机做功,这种系统叫闪蒸系统。 在这其中,地热蒸汽发电之所以最为简单,就是因为地热蒸汽既是载热体又是工质,省略掉了这一步。 “地热资源啊,好像很适合我们哦!” 地下越深处温度自然是越高的,但“热源”的埋藏深度直接关系到开发成本。 利用地热技术的关键是打井和注水,钻井成本是一条重要的制约因素。 充分证明了这种资源的优势性。 当然,大多数人对于打一口5公里的钻井所需要的成本没有概念。 除了钻井深度对技术要求高之外,地形也对井场的选择有重要的制约。 大名鼎鼎的西藏羊八井地热电站,至今已运行40多年,每年运行6000小时以上,年均发电量超过1.2亿度。 华夏上了5000 的钻井,目前仅分布在塔里木北部,并且一口井的成本都是以亿元计算。 而这还是由于当地有数千米厚的盐岩地层时的成本,如果把这普遍几千米厚的“黄油一般柔软的盐岩”换成坚硬的岩石,成本还要翻几倍。 “如果说人类打井要成本,我们不需要啊!” 汤姆指指地下:“我们坐在这里,只要用空间吸掉物质,重力会让我们下沉,自然就开出深井。” “你确定?” “我确定,当然,我没试过,但老大说可以,反正大家都在,打到这处约莫在地下五公里的地热蒸汽处不是问题。” 霍华德又说起赵正的伟大构想:“移山填谷这种大工程,还有老金你给喜马拉雅山开个洞,青藏高原上我们建个世界海拔最高的城市群,...” 哇哦! 金严都兴奋了:“虽然但是,我挺激动!” “虽然什么但是什么?”汤姆问他。 金严解释:“有地热冬天就不冷了,弄个炕!我是苏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