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77. 考试 与 大他者 与 回不了家 (第1/3页)
外面的风雨已经把温度压到了27度左右。 房间里的空调也是27度。 空调的风力没有调,只是在出口处降下了无风感的叶片。 波奇看网上的人讨论,风力调成弱风会更加耗电。 二见几饶雨衣被浅间收起,又拿出收纳盒,装下女孩子们湿渌淠袜子,走进卫生间洗涤烘干。 少女们露出光洁的脚丫,穿上提前准备在玄关的一次性厚拖鞋,坐在房间的沙发上聊着。 波奇自觉像个女主人一样,到了4杯水给英和学院的四位少女,同时给自己和浅间捎了一罐葡萄味芬达。 听到不死川的发言,波奇将目光重新移到她逐渐忽视的几幅画上。 “原来是阿水的自画像啊。” 请你先搞清楚自画像的定义再发言。 浅间刚好从卫生间里走出来,斜了一眼波奇。 “静水君,理世的这些是真的么?” 至少二见觉得,浅间静水的本我应该没那张像孩涂鸦一样的画那么混乱。 但是,一眼就看出静水君家所有装饰画来历的理世也太厉害了吧! 本来已经一直在调高对她的评价.这样优秀的人,原来也无法让静水君动心吗? “不清楚。有时候现象只是现象,并没有什么意义,这几幅画也只是单纯看着舒服才买的。” “这些画真的可以给人舒适感吗?” 一条真澄表示怀疑。简陋的、混乱的、阴暗的画作,正常人一般都无法接受吧?正如大部分人都不会把房间内部墙壁刷成黑色、棕色,长期看这些东西,会影响到精神状态吧? 呃,仔细想想,浅间在采访中一本正经地那样的话,怎么也算不上正常。 “舒服不就是意义了吗?” “至少不是你的那些意义。” “我倒是觉得,罗伯特君你不清楚而不是直接否定,这正代表了这些想法早就存在于你的潜意识里。” 过度解读,或者是每个文艺工作者所必备的技能吧? 在大画家马格利特解释自己作品的意义前,大部分艺术评论者的解读都是偏颇的;塞万提斯写《堂吉诃德》还有曹雪芹写《红楼梦》时,绝对不会想到自己的作品能养活一大批人;就连那些靠解读吃饭的心理医生,大部分也只会搞90分钟访谈、问卷、脑电波检测,并不能完全判断病饶问题。 看着几位女孩的关切眼神,浅间也懒得继续解释了。 感觉自己就像罗汉森实验里装精神病的正常人,在特定的环境里,被评价者预设了标签的自己,无论怎么辩解,都是犯病的体现。 浅间在书桌前将试卷打印出来,10道选择题,15道判断题,5道填空题,2道简答题,3道案例论述题。 考试内容涵盖杂糅着哲学、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语言学、教育学等学科基础内容的恋爱心理学常识,还有关于实践应用的第一体系【目标、自识、行动】综合知识,第二体系【定位、超级符号、冲突】综合综合。 部门宠物波奇,作为监考官,给四位英和女孩们发下了试卷和降噪耳塞,又拿一个收纳袋,把她们的手机装了进去。 被拉开的窗帘外,是芝公园在雨中的空旷风景,鲜翠的色彩让灰蒙蒙的际线不再单调。 色渐沉,朦胧的白噪音中,显得室内的空气格外安静。 二见、不死川、间岛、一条各自跪坐在茶几一端,对着试卷奋笔疾书起来。 堵住耳朵的四人,仿佛世界除了眼前的两张a4纸,别无它物。 看着女孩子们全力以赴的认真模样,波奇愉悦地笑了。 那副得意的样子,仿佛是雨后最初的阳光从悄然裂开的云层间隙中倾泻下来。 对于波奇而言,如果她也要做题,恐怕这里会活活变成没有空气的月球表面吧? 女孩子们愿意在大雨参加这场考试,无非是想更接近浅间。 不需要考试,就能获得接近浅间,波奇体验到了vip用户特权的优越福 你们的终点,连波奇大爷的起跑线都够不上哦~ 考试是5点开始,6点半结束。 趁这个时间,浅间检查了一下冰箱里的食材,开始准备晚餐。 晚饭本来是让波奇弄的,可是如果那样的话,就有些喧宾夺主了。 而且波奇对料理的调味和时间还没一个完整概念,没有自己在她旁边盯着,出品并不让人期待。 从冰箱里拿出熟成的黑鲔鱼和牛rou,浅间准备做香煎黑鲔鱼、黑鲔鱼刺身、葱烧牛rou、大阪牛rou汤四道她们曾经吃过的主菜,蔬材话,就凉拌海带、凉拌苦瓜还有泡萝卜吧。 在砧板上,切完对黑鲔鱼的最后一刀,浅间感慨着,再吃海鲜的话,只能买进口的了。 虽然全日本都在继续吃海鲜,还是需要再观望一段时间,当今社会的骗局太多了,不轻易上车的等等党更容易胜利。 抽油烟机的声音、煎鱼烧rou的滋滋声,四位考生自然是听不到的。 但经过美拉德反应后的橄榄油和黑鲔鱼油脂的香气,还是躲过了抽油烟机和空气净化器的捕捉,传到了她们的鼻尖里。 这就是附加试么?关于专注力的训练? 间岛麻衣忍住不去看浅间做饭的样子,全力复习的她,只用5分钟就速通了10道选择题。 她偷偷观察了一下如同麻将对手一样,端坐于茶几另外三面的考生表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