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不必设防,我是瞎子_第146章 长裙下的身材,与长公主的初遇(求求订阅6k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6章 长裙下的身材,与长公主的初遇(求求订阅6k字) (第2/4页)

听到梁山伯要去祝英台的家里提亲,一下子高兴起来。

    然而下一秒,薛牧却说着:“可是祝员外遗憾地表示梁山伯他们不早点来,早上马家公子刚来提亲,他已经把祝英台许配给马家公子了,而此时的祝英台正在闺房伤心,听到丫鬟说梁山伯来了,她飞奔出大厅。”

    “梁山伯看到女儿身的祝英台,顿时愣住了,想到此前祝英台分别前的话,梁山伯后悔不已,是自己太笨了,没听懂英台就是女扮男装的美娇娘。”

    “梁山伯浑浑噩噩地回了家,从此一病不起,不久便去世了。”

    听到这,萧清月很是惊讶,他万万没想到梁山伯就这么去世了。

    这难道不是一个皆大欢喜的故事吗?

    想到这,她的眼眶逐渐湿润起来。

    薛牧自然知道萧清月是一个情绪丰富的女子,于是他便把刚刚的手帕,递给了她。

    而嘴里却继续说着这梁山伯与祝英台最后的故事。

    “很快,便到了马家公子迎娶祝英台的日子,祝英台的唯一要求是花轿要到梁山伯的坟前祭拜。”

    “祝英台来到梁山伯的坟前,撕心裂肺地喊道:‘山伯,如果你有灵就把坟墓打开吧’,结果晴朗的天空顿时乌云密布,风雨交加。”

    “坟墓裂开了一条大缝,祝英台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

    “这期间,祝英台的大嫂慌忙一抓,只抓到了祝英台的一点裙摆,坟墓便马上合上了,天气也变晴朗了。”

    “这时,只见一对蝴蝶从坟墓里飞了出来,雌的那只蝴蝶翅膀上还缺了一点,似乎像是暗示着那就是被大嫂抓掉的裙摆。”

    “后来,人们都说这一对蝴蝶就是梁山伯和祝英台的化身,从此自由自在地飞行,形影不离着。”

    刚说完,薛牧便听到萧清月那抽泣的声音。

    只见萧清月小声的说道:“为什么他们有情人却不能终成眷属?”

    薛牧回答着:“有时候神话故事就是这样,有遗憾才会值得让人口口相传。”

    “但是皆大欢喜不才是最好的吗?”萧清月反问道。

    “对于梁山伯和祝英台来说,或许化身成为一对蝴蝶,已经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了。”薛牧解释道。

    听到这话,萧清月也点点头:“确实如此,他们虽然不能在人间相爱下去,但是亦能化成蝴蝶,继续绵延他们的爱情。”

    说完,她也抬头看着眼前的薛牧。

    薛牧有些尴尬,他不知道该说些什么,随后便问着:“萧姑娘,你还想听什么故事,亦或者我们学学其他的诗词?”

    “薛公子,还有一些类似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感情故事吗?但是我希望是开心一些的。”萧清月询问道。

    薛牧想了想,似乎想到了什么。

    然后说道:“要不我给你讲讲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

    此时。

    萧府的前厅。

    萧荀正从外面回来。

    今日在朝堂上,大皇子靖王殿下一连上奏三本,弹劾吏部的官职问题。

    在场的官员们都知道,吏部里都是二皇子赵成乾的人。

    日常的左右抗争又开始了。

    而庆帝赵弘胤却不予理睬,他甚至把这事交给了长公主处理。

    长公主赵若璃自然不会偏袒一方,何况这些都是小事。

    她现在的心思解决大庆朝的土地税收问题。

    然而每当她去向赵弘胤提及这事时,赵弘胤都转移了话题。

    很明显,这个庆朝的天子只想安稳的坐在这个位置上。

    一旦涉及到土地税改,要是激起全国各地那些土地豪绅的不满,说不定造反的人更多了。

    所以,长公主赵若璃想方设法,想要获得更多人的支持。

    只有朝堂大部分的人都支持自己改革。

    那么,到时候赵弘胤哪怕不同意也得同意了。

    在如此下雨的情况下,赵若璃还是坐着马车出了宫,来到萧府。

    打算询问一下自己的先生萧荀。

    萧荀刚坐下没多久,便问着一旁的来福:“来福,小姐在干什么?”

    “回老爷,小姐正在学习。”

    “学习?”萧荀有些惊讶,往常叫这丫头看一会儿书,她却经常表示那些四书五经滚瓜烂熟了,更愿意看着那些所谓的话本。

    如今怎么突然间如此主动。

    没想到来福却补充道:“因为薛公子来了,所以他正在小姐房间里教着。”

    萧荀一听,不由得皱起了眉头:“这丫头,平日里我给她讲讲大道理,她还不乐意听,结果倒是花钱给一个外人讲课,我堂堂一个国子监大祭酒,多少人想要让我教书,她倒好。”

    不过,薛牧的本事,他倒是赞赏。

    能够在短短的一炷香时间内,连做出两首诗。

    而且这两首,如今的大庆朝内,还真的没几个文人能够写出来。

    到现在萧荀还记得那首词。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他感慨了一声:“这小子,确实有两把刷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