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量力需自省 (第3/3页)
要通过科举走上仕途,才有机会借进京会试的机会结实有权势的***显贵,李丹对娄谅的出现特别感兴趣。那可是王阳明的座师耶!
虽然估摸这老兄现在只有二十来岁,但学问应该已经出类拔萃,不然也不可能拜吴与弼那样的名儒为师。 如能请他来给自己做先生,兴许考取进士会更容易一些。李丹就是这样想,才诚心诚意委托宋秀才的。 巴师爷说什长和哨长平均拿到二十四两,其实队正以上军官拿的更多,人均大约九十五两,几位中队官拿到一百二十两,营正则分到了三百两以上! 另有额外加赏,如受过伤的兄弟每人加十两,残疾的给六十两,阵亡的抚恤八十两。 这样丰厚的分红,想必既给大家留下良好印象,同时即便朝廷没有太多犒赏大家也懒得说什么了。 果然,后来上面传来消息,说参战民夫及团练每人赏一两,头目赏三至十两,伤残者加赏一两,阵殁者抚恤二两。大家听了笑笑,心照不宣地都没当回事。 李丹把萧、周、潭三个找来,告诉他们守备府准许休整,让他们安排轮班离营外出,同时告知镇抚队要维护纪律的事情,叮嘱不但战兵们,而且后备中队也要一视同仁,也就是说在纪律要求上会同样对待。 原来民夫队、工程队回来时也分到各营中,给了个后备中队的名义。 李丹觉得这些人见识过战场,回来就完全解散太可惜,依旧让保持各中 队的编号,并且还让赵敬子布置,休假回来开始训练他们战场上变阵、保护辎重和自保的能力。 三天终于平安无事地过去。 说无事是相对的,上千人里总会有那么两三个「老鼠屎」。 宋、杨二人带着镇抚们配合县里抓了几个,按在当街每人打二十军棍,然后拉回营里关三天禁闭。在所有人倒吸口冷气说:「真打呀?」之后,再没人敢犯禁违纪了。 被打的人里有萧、周两营的人,但是看到前营违禁者受罚在前,两人也就不好多说什么。 之后李丹又找二人谈心,和他们回顾起茶山社的规约来,两人于是心悦诚服,各营在他俩和茶山社社员们的影响下迅速沉静下来。 三天后练兵开始。每天上午是队列和站姿训练,下午是体能、战阵和格斗训练。 麻九、杨大意和盛怀恩默许下跟他们来到戈阳的火铳队教头宋迁三位原官军军官,分别负责萧、周、潭三个营的训练,前营则由李丹自己负责。 众人顿时叫苦不迭:早知如此老子就不在娘们身上费那许多力气,省着点现在用不好嘛? 不过好在这些人都出去过,很快大家适应和习惯下来,加上每天多少都有些rou食,所有人就像气吹的那样鼓起来。 那些没去上饶的民夫看了眼红,纷纷找到前营中军要求进团练。李丹于是决定把补给队编制扩大一倍,让刘社、廖三清二人负责募兵。 应募者必须以团练的标准挑选,按规定路线跑五里地回来,扛起五十斤米做三十个蹲起,然后立正原地不打晃即可入补给队。 入队后经历一个月没有违规违纪,没有叛、降、背德行为,能背诵全篇纪律要则的可升、补入战队,拿战兵分红。 同时他对前营做了调整,亲卫增加到一百名,由麻九带领,宋小牛的镇抚队有四十人。 战兵分成两个中队和一个补给队,甲中队长杨乙,三个队正分别是张钹、刘社和高汉子,乙中队长是顾大,三个队正是宋九一、万四有和罗右。 补给队队正刘宏升,五个队正分别是林顺堂、辛池、魏舟儿、廖三清和谢豹子。 弓箭队仍由黄钦带领,副队是周涂。 顺便说一句,弓箭队和侦察队未参加训练,他们的训练场在城外的山林里。团练们每天吃的rou食就是他们供给的野味。 这样一来,由于各种原因仍然不能入列的民夫还有一千多,他们被分成四个中队,也都指派了头目进行管理。 总之这样一来,原本乱哄哄的民夫大营倒是立即变得秩序井然,就连每天打扫卫生、收集垃圾的事都有人轮流做了。 蒋把总视察之后表示非常钦佩,干脆堂而皇之地将大营管理权交给了李丹,自己乐得清净自在。 整训的过程也是发展组织的过程,茶山社的社员数量在悄悄地增长。很快,单在戈阳这边总人数就突破了五百人,什长以上几乎全部入社。 这期间李丹得知广信那边也发展了两百多,这么说已经有七百人,是支可观的力量啦。 李丹还起草了《社员规约》和《社内监督、审计条例》,在经过盛怀恩和周芹同意后抄写若干份下发启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