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锁天罡劝降 (第2/2页)
「镇抚负责军纪维护、管理俘虏、记录战功、清点缴获、裁决纠纷,即便我们不上战场斩杀敌人,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李三郎照样会分红给我等。明白了?」 「这是为何?」 「有什么‘为何?连辅兵民夫都有份拿分红哩,只要在战场上出过力。」镇抚用下巴一摆: 「我们队里人人平等,都是一样的,所不同者就是各自职责不同而已。哎,我跟你这俘虏说这么多做甚? 告诉你,李三郎说了,等我们回到余干,将来各人是愿意种地还是做工,或者去商队行标都凭自己心意选择。 像我这样做过镇抚的,起码是个伍长。如果还识字,将来一个掌柜肯定是跑不掉! 刚才审大侠不是和你说了我们都愿意跟着李三郎么?你说,我原本一个酒楼伙计,眼前若有个做掌柜的前程,怎能不跟着三郎去拼,那不成傻子了? 你们造反天天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不也是为的一个前程,我这个难道不比你跟着银陀强?」 「你既然不上战场,凭什么和人家分军功?」 「我们平时是不上战场,可要是哪里士气动摇、战线不稳了,那种危急情况下我等镇抚官就必须冲锋在前给弟兄们做表率。让他们看看连镇抚都不怕死,有什么可慌的!」 「哦!你们相当于家丁呵!」 王习张着嘴巴半天,忽然抬头:「你也是李三郎派来劝降的?」 「你想多了。」那镇抚笑着摇头:「小宋长官只让我负责看守你,这一路上我都得和你搭伴。就是出恭也得陪着,除非你已经降了。ap. 不过我们镇抚有规矩,若是能劝降俘虏会给记功,尤其你还是个将军!啧,我要是能让你降了,凭这份功劳日后定拿个肥缺,你不也更自由些? 怎样,不如你好好考虑、考虑?」 「啊?」王习转着大眼珠子一时没反应过来,那镇抚官失望地叹口气,走到一边去了。 队伍过了天王寨,前面的路一下子宽阔起来。尖兵传回消息说已经开始下山,所有人都觉得身心一松:唉,总算走出这没完没了的山路了。
天王寨传说是闹黄巢那会儿屯兵的场所,石头围墙、石头拱门。因为近来防御匪患的缘故,沙溪镇在这个寨子里摆了两百名团练做警戒。 见有大队人马从山里出来,在寨墙上的团丁吓得两股战战。 直到尖兵走近打出了「戈阳卫团练整备使李」的旗帜,这才如蒙大赦,赶紧派人去报告。 寨中管事的是个姓伍的把总,听说后来到寨墙上观看,瞧见这么多车马源源不断地经过大路往沙溪方向去一时也有些不知所措。 还是审杰带了两个护卫上前,告诉他们不要紧张,队伍是自戈阳来,受命回防余干的,他这才松口气,赶紧派人走小路下山去向驻防沙溪的官军报告。 沙溪镇里驻扎着两百卫所官军,为首也是名把总。听到消息迎出来看,迎面正遇到赵敬子。见是个黄带子的头领,把总不敢造次,恭恭敬敬地询问队伍是否需要进镇休整。 但赵敬子已得了李丹的指令,回答得很干脆,说军情紧急,且李整备约好今日要分别去拜会府同知大人和分都司行军司的千户大人,便不再停留继续赶路了。 把总也不敢多话,只好目送队伍离开,对部下乍舌道: 「前阵听快马捷报,这李三郎在上饶与官军协作,大破反贼,斩、俘过万,以为以讹传讹。今日见其士卒如虎,方知传闻不虚。」 李丹也派出了自己的传令先一步往万年,一个给行军司传信,一个给留守处递消息。 李彪得知后便骑了个驴儿出城,立候在南关寨栅内。远远见审杰和赵敬子带着尖兵抵达,他咧嘴笑起来。 守关兵丁见其中有个黄带子不敢怠慢,忙请他二人到栅内凉棚下坐了用茶,一面派人去城楼上报告。 李彪与他二人见礼后也坐了,韩先儿和朱司务已经先行回余干,又说收购了十几辆马车和二、三十头牲畜,另外还有批铁料和药材可以随队带回去。 不多时,大队人马陆续赶到,焦百户接到消息也骑了头骡子出来相迎,见面便与李丹把臂欢笑,大声道: 「你李三郎在上饶可是做的好大事,我们这里都听说了!」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 李丹谦逊了几句,问队伍在何处扎营方便?焦百户道:「既然你们明日还走我岳丈家那条路,就把营地放在城北朱山桥附近,那里方便就近过河。」 李丹欣然同意:「便如百户这般安排好了。」 万年城初始只有南、北两门,分别叫鸿昌门和建德门。后来出于军政便利需要又在校场边开了个小西门,出去走万胜桥可直达对岸。 不过万年是座军镇,大队武装穿城而过甚是不便。于是队伍从南关向北,再沿着天寿宫外墙往东,再折向北。 之所以焦百户带着他们这样走,因为这万年城是个偏东南、西北向的,南北长、东西窄。 西边沿着珠溪河边有大片的芦苇和沼地,地软且支离破碎,不 方便队伍和重型车辆行走。 东侧却是没有开城门的,郊外是一望无际的稻田。 为免行人踩踏,东护濠外沿有条被踩得坚实的土路,宽约十二、三步,高出水稻田约三尺,不入城的话这条路便是交通南北的主要干道。 他们就从这条高垄上沿着东墙往北,直到北关外的驻地。看地形是个小丘,前面略平坦,后半部分多树木竹林,丘下不远有数个池塘闪闪发光。 远眺朱山桥像条褐色的带子横亘在珠溪河上。「此地甚好!」瞧着这里地形开阔,李丹心情大好,便夸了一句。 「是啊,风景不错,可惜只能住一晚。」赵敬子叉着腰,手搭凉棚兴致勃勃。 「呵呵,若是李三郎相中此地想要置个产业,倒也不难。」焦百户在旁卖关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