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七章 三房返余干 (第2/3页)
着嘴巴呆住了。李肃夹七杂八地骂了好久,这才扭扭捏捏将李丹受封武骑尉、兼宣慰司经历,任命为巡抚江西路军务提督府团练使的事情说了。 「这下可好,小孽畜成了从七品武爵,而且还是皇封的督办江西团练大使,真可谓一步登天呐!」 李肃深深地叹气,他有点后悔当初和李丹关系搞得太僵了,可那会儿谁知道他背后靠着这个赵重弼,居然手能通天呢?这小子才十六岁,他怎么做到的? 李肃本想和唐轩好好问问,谁知对方也不愿和自己多谈,甚至像是有些怕被别人看到和自己站在一起似的,这叫李肃好生纳闷:一个被天宫点了名的猢狲而已不至于吧? 谁知才露出那么点意思,唐轩立即严厉地警告他: 「燕若今后不可再这般说话,漫说他品级上只差两级,便是以勋爵身份,与你也只有面对面平等交谈的份儿,你还不能怨望他拿大。 朝廷规矩如此,莫要再以叔伯身份相压,切记、切记,否则祸将不远!」 人家拿自己做朋友所以才有逆耳忠言,李肃也只好承情感谢,然后看着唐轩匆匆远去的背影发呆。想想他告辞前最后丢下的那几句,李肃觉得毛骨悚然。 唐轩问他:「如今江西什么事最大?」当然是乱匪!「对嘛!」唐轩点头: 「寻常时大事无碍乎税收、水患、外省流民的安置这类,可今年情形不同。如今抚州、广信两府糜烂,天子震怒、杨涛罢免。 新的布政使这两日便到,江南西路所有官员战战兢兢,不知自己明日还在位否。你个人的六品官是否起复,真有那么重要和急切么? 所有衙门——甚至包括南京留守司的六部,都在把匪乱当作第一要务来抓! 若说过去大伙儿忙的是考功、递补、究责, 那么如今忙的,却是对官军的补给、城池百姓的守御,以及敌情传递等等。 这样情形下,人人都急着护自己的官帽乌纱,此人之常情也! 你虽对自己侄儿百般看不上,说他不务正业也罢,有辱家风也好。可他现下抱着右参政赵重弼这条大腿青云直上了。靠的什么?不就是‘能战能胜这四个字? 打一场胜一场,放眼整个江西,无一支队伍能做到,只有你这个侄儿。这便是他得以‘简在帝心的原因呵,是他超越别人的本事。 不服气不行,信不信哪 个现在给李三郎设门槛、安绊脚石,皇帝敢灭其三族?所以啊老弟,回去吧,莫与你那侄儿争了。 我告诉你,皇上派了内侍和翼龙卫到李三郎身边,谁要是有对他不利,明日陛下书案上就看到了。切莫因小失大呀!」 有侄如斯,不是命是什么?想到这里,李肃又深深地叹了口气。 然而女人家的心思和男人不一样!窦大奶奶听说李丹一跃而起,立即想起李丹抄自己家的事情。 她也知道自家男人逃离余干是不体面的,但是这个李丹忒胆大妄为,竟然……。她想想自家受的损失就心肝疼。可她刚提起此事就被李肃制止了。 「此事暂且不提。」他摆摆手说:「如今他正得宠,不可与之正面交锋,你也不要再与任何人提及!」她本想再说些什么,但看到丈夫的脸色,把话又咽回去了。 一家欢喜一家愁,大房的事很快就被二房舒奶奶知道了,两房常有走动,没什么事能瞒得住。 「李丹居然受了皇封?」舒氏简直觉得自家男人太英明了,当初留在余干简直就是神来之笔!她立即将管家林子夫找来,让他派人回余干一趟。 不料那人走了三天又回来了,而且带回来个惊人的消息:李著被任命做了安仁县代同知!舒奶奶愣在当地,半天才问:「这、这事是爷告诉你的?」 「小人都没能进余干。」那下人尴尬地说:「我在白马水关就被巡检分司的人拦住了。有个巡检原来是咱们街上的兄弟,与小人相熟,所以告诉小人根本不用进城,家里没人。」 「啊?老爷没在城里?」 「奶奶明鉴,老爷现在是商会采办处主事,现在正在鄱阳。大少爷……已经到安仁去上任了,所以那巡检好心叫我不必进城赶紧回来报信。我在白马住了一晚,和他聊到半夜,次日他给我买张船票送我上船,回返洪都。」 「船票?」 「哦,奶奶不知,七日前余干开通了到洪都的轮船,每日上午、下午各发一班。那船底仓有四头驴行走推动四轮踏水,在江面行走如飞,朝发夕至,非常快捷。」 不过舒奶奶已经没心思听他眉飞色舞,立即拍案而起,叫林子夫:「让下人们收拾东西,咱们立即回余干!」 「等等,奶奶别急,听他把话说完。」林子夫连忙阻拦。 「是啊奶奶,您听小人说完。那余干现在遍地军队往来,到处民夫调动,仿佛大军营一般。您现在回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