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章 大明还有两百七十多年就亡了?  (第1/2页)
    这一次,朱肃没有抖机灵,也没有吊儿郎当。他无比严肃的和朱元璋对视着,乾清宫中的空气再次陷入了沉寂。    良久,朱元璋才叹了一口气。    “不可思议……天下间,竟然还有这等奇事……”    “咱还想着,是不是你拜了什么方士为师,或者得了什么谶纬邪书。”    “不过也是,那些谶纬之言,多是似是而非。那可能如你这般,预料的这么详尽的。”    “您这是信了?”朱肃喜道。    “那两封战报摆在咱的面前,咱又如何能够不信?”朱元璋不再正襟危坐,他靠在椅背上,拿起桌上的白玉如意,在手中拍打起来。“这么说,你真是从六百五十年后的未来,穿回来给咱当儿子的?”    “嘿,倒是有趣!”    “呃……”什么叫穿回来给你当儿子,说的和我上赶着似的。    朱肃嘿嘿一笑,上前个老朱捶起肩膀来:“您洪武大帝的名头,在后世,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给您当儿子,那是咱的福分呀。”    大丈夫能屈能伸,为了当逍遥王爷,当然要上赶着了。    “真的?”老朱眼睛一亮。“那你说说,后世人都是怎么评价咱的?”    “那自然是极尽赞美!”朱肃狗腿的拍着马屁。“您的功业,那是妥妥的彪炳史册!”    “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光是这一条,便是秦皇汉武所不及之伟业!”    “更别提您本淮右布衣,却能崛起于乱世,便是开大汉四百年基业的汉高祖也不能及。他好歹还是个亭长呢!”    “后世有谁人不知,我大明开局一只碗,结局一根绳,铮铮铁骨,光耀千秋……”    朱元璋本来正拍着白玉如意,脸上浮现出一抹自得。朱肃所说的,都是他平生最得意的事儿,听到这些果然为后世所传颂,他大有不虚此生之感。哪有不得意的?    但听到“开局一只碗,结局一根绳”那儿,却总觉得有些不大对劲。    开局一只碗他猜得到。毕竟自己化过缘,那也不是什么隐秘。但结局一根绳……    细细一想,顿时脸上一黑。    “老五。”老朱也当了几年皇帝了,早已练到了七情不上脸的境界。    但他单是收起面上得色,室内温度就陡然降了七八度。    “细说‘结局一根绳’的事儿。”    “啊?”朱肃一呆。脸上不自禁的滑过一滴冷汗。    完了,说顺嘴了。本来还想着,先只说好话,把老朱哄高兴了,答应了自己从大本堂退学的事儿再说呢……    把一根绳的事儿告诉老朱,老朱还不得暴跳如雷?自己还怎么开口退学的事儿?    见朱肃嗫喏着嘴就是不说,朱元璋眼神微微一凝。    “老五啊。那你给咱说说。”    “六百五十年后,那时的我大明朝,是一副怎样的盛况啊?”    ……哎哟我的好父皇,还盛况呢。    那时候,你的大明都凉了快四百年了!    见朱肃依然面有难色,朱元璋的心开始往下沉。他一拍桌案:    “说!给咱说!”    “是哪个不肖子孙,当了这亡国之君!”    “我大明,究竟是怎么亡的!”    “父皇息怒!”朱肃被唬了一跳,条件反射的就跪了下来。    “您……您先别生气。大明亡国,距如今还有二百七十余年呢。”    “盛唐享国不过二百八十九年,两宋加起来才三百一十九年。强盛无比的大汉前汉才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