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鹏同风,文压三万!  (第3/3页)
2' class='gcontent2'>    严格监察青诗考生,这是科举会试的潜规则,不是怕他们作弊,而是保护。    青诗代表诗词中的极高境界,一旦写出必然载入人道史册,并且原稿还要献给天庭。    正因为难写,很多考生都想在考场上奋力一搏,往往不顾自身气运和身体极限,边写边吐血都算是常见。    更甚者,强行写完青诗,神、运皆枯,以后不说当官,当个寿命长点的普通人都难。    不过能强写青诗者,现在只不过是积蓄不足,代表未来有很大可能,在不伤身的情况下完整写出。    所以为了保护这些人才,考场都会重点关照,万一不行,以保护性的手段阻止。    此时在中台大殿,诸位考官神色欣然地盯着桌上的一面光幕,上面显示各处有文气异动的考棚。    “还有一个时辰,居然就有六十多位有青诗迹象,这定州解元周柏更是天青,难怪皇兄要我来坐镇。”瑞亲王看着桌上的光幕颇为喜悦地说道。    “主考,周柏第一句便显青意,最后一句没写便是天青,恐怕。”张栩有些犹豫道。    瑞亲王心中也是一动,沉声道:“恐怕什么?”    另一位大学士上前解释道:“张首辅的意思,恐怕这诗将显紫气。”    瑞亲王摊着的双手陡然握紧,脸上露出期待和兴奋:“马上告诉黎真君他们,请重点关注壬字五十三号。”    紫气诗词,乃是诗词品质的最高等阶,在历史上寥寥无几。    凡是写出来的,即使后面两场不考,也能名录天籍。    至于青诗显紫,虽比不上完整的紫气诗词,亦是珍贵无比。    放眼历史长河同样算是极高层次的诗词,在大旭一朝屈指可数,少有记载。    青诗可出州郡为天下人所知,但不一定每首青诗都能流传下去。    可每一首青紫诗词,却都会记录在天庭的史书、诗碑上,必定名传千古,不会被岁月磨灭。    甚至周柏如果写出青紫诗词,就能为大旭增添国运,在后世被人提起,也不会忘记大旭是个文道昌盛的王朝。    周柏不知道此时诸位大佬很是焦虑,一边希望他写出最后一句,一边又担心支撑不住,折损气运和精神。    最后一句,每一笔每一个字,都需要周柏尽力而为。    这不,第一笔他就卡住了,因为他写不出孔圣的尊称,宣父。    在不得不改为圣人后,才得以继续。    时间一点一滴流逝,外面的各个考场已然出现不少异动。    如吴州解飞尘写完的一首词,在法阵运转镇压的情况,依旧有青气透出宣纸两尺。    即使只维持三息,也是极为难得,这可是天庭指导布设的大阵。    这一写,周柏便写到午时的最后一刻钟,外界阳气最盛之时。    他仿佛代入了那时的年轻诗仙,带着满腔豪情,终将大鹏收尾。    圣人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顿时,镇压在宣纸内,在文字中的青气不可避免地喷涌而出,化为一只大鹏展翅翱翔。    三尺青气化大鹏。    可惜尚未飞出考棚,让其它考生看到它的凌云之志,没有感情的大阵便再度发力,将其狠狠镇压。    但巡察道官、坐镇神灵、还有死死盯着光幕的瑞亲王等考官,却是清清楚楚看到,那青鹏的羽翼上有几根羽毛是紫色。    无可作假的青紫之诗!    周柏强忍着手臂酸痛,放下毛笔,长出一口气。    刚才青鹏的紫色羽毛,他也看到了,只有少许几根。    或许与他退一步改了两字有关,可即使只是很淡的紫气,也足以让他傲视这三万举人。    直至午时结束,光幕上亮起午餐须知时,也没有其他青紫之诗出世。    望气大成,对于气运的敏感性,先前如果真有紫气,他绝对能有所察觉。    “这孩子,不出意外必是天人之选,唉,凡间朝廷压不住的。”明远楼上,作为皇宫供奉的黎真君叹息道。    瑞亲王望着映照极为清晰的大鹏诗,喃喃诵念,脸上充满复杂之色,显然他也明白这等大才的目标,必然不是同进士。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今日这上午第一场,周柏便正是借这大鹏同风,文压三万!    /134/134452/l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