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藕断丝连 (第2/2页)
女孩了,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人追到家里送礼物表衷肠。你小舅都快烦死了,那些自认为有几个臭钱,油头粉面的公子哥,总是变着花样地套近乎,惹人生厌……” “招蜂引蝶……” 随着金尚关上了盥洗室的门,正在洗菜的金时抬头看了一眼,止不住叹息着。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让儿子和娘家人亲近一下的机会,似乎很不顺利的样子。 小时候根深蒂固的成见,确实太难改变了。 正在此时,放在茶几上的手机响了,金时擦了擦手,然后接通了电话。 “喂,小逢春啊,有事吗?” “没接电话?可能是太忙了,没看见,又或者手机没电了吧!” “他?在家是在家,刚回来,在冲澡。” “约饭?以后吧,我已经在做饭了,明天早上要赶到学校,参加毕业典礼,得早点休息。” “真没有故意不接电话,这几天工作太多了,小尚也是早出晚归,忙里忙外。创业嘛,总是很辛苦的。” “知道了,我会跟他说的,你也保重。替我向你父亲问好……” 脸上挂着笑意,寒暄了几句的老金,挂断了电话之后,才长舒了一口气。 嘴里含糊地嘟囔了几句,才继续准备晚饭。 与此同时,数公里外的央音某个音乐教室中,嘴角弯成不悦的弧度,脸色稍微有些不满,长长的秀发简单地扎成马尾甩在身后,右边脸颊拖着鬓角,蓬松了空气刘海遮住大半额头,面容白净秀美,隐隐约约透着一股英气的女孩,将外漆磨损得有点厉害的老旧手机揣到兜里。 “怎么样,小春春,有没有约到你那个天才表弟?” “屁的天才,我才不信,肯定是从哪里抄来的。” 将亲昵地搭在自己肩头的手拍掉,梅逢春有些不耐烦地抱怨道, “没成,我姑父说他太忙了,明天要参加毕业典礼,近几天都没空。” “那可真是太遗憾了!如此才子,真想见见。我们大二才结束,他都研究生毕业了,还比我们小两岁。幸好不是音乐学系,得读五年本科……”
说着的波波头小胖妹略带着憧憬吐了吐舌头, “我家那几个熊孩子,完全比不了。” “得了吧,好多年没见,谁知道现在是什么样子。对了,不管是词还是曲,你可千万别泄露出去了,我姑父说,这关系到一个十分重要的商业计划,被别人知道了,很不好……” 不重要,能拿出如此优秀的谱曲和旷世歌词?没有姑父金时在其中说项,这种好事压根轮不到自己,连试唱的机会都不会有。 “不就是赔钱嘛,你怕什么,他是你家表弟诶,还真能将你怎么样?” “我家的情况,有点复杂,不好解释太多!你给我认真一点,让你来帮忙,不是让你捅娄子的。” 梅逢春轻轻敲了敲小胖妹的脑袋,对方装作吃痛地缩了缩脖子。 “知道了,我嘴巴最紧了。” 梅逢春没好气地瞪了小胖妹一眼道: “这不是钱不钱的事,信任是相互的,这首歌,还不一定是我的,所以得多多练习。要是出了纰漏,谁还敢找我?” “那咱们再试一遍?我感觉已经够好了啊,到底还要怎样?” “总觉得差了点意思,没有唱出特色,不怎么配得上词曲的水准,我再找找感觉。对了,大钢琴的存在感太强了,和我的嗓音似乎不搭,你改成弦乐合奏吧,再加入尼龙弦吉他和长笛试试效果。” “行行行,都听你的!为表弟的事,咱们央音的才女可是cao碎了心。” 小胖妹也是刀子嘴,豆腐心,嘴上嫌弃,还是一丝不苟地按照梅逢春的要求调整配乐,然后一遍一遍地试唱着,夜幕落下,音乐教室的使用时间结束。 华灯初上的时候,梅逢春带着小胖妹在学校附近的小吃摊美美地消费了一顿,算是犒劳犒劳自己的小姐妹,才回到了附近租住的公寓。 给自己倒了杯凉白开水,舒爽地喝下,润了润嗓子后,才慵懒地靠在沙发上,打开电视,入目就是一款洗发水广告,代言的正是一改往日小鲜rou,以敢作敢当的硬汉形象重新出现在公众面前的戴义琴。 以让人瞠目结舌的速度翻红的戴义琴,如今接通告接到手软,收入也节节攀升,再不是那个落魄到为家计发愁的过气偶像了。 抄起遥控器,换了几个台,没看到什么好节目的梅逢春,就准备小憩一会,电话又响了。 赶忙将电视音量调小,才按下了接听键。 “喂,二伯啊……我好着呢!” “联系倒是联系了,就是没说上话,小表弟很忙的样子,电话打过去,没接!” “姑父倒是很好说话,估计也是很为难的样子。那个小屁孩,从小就倔,不给点颜色看看,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 “知道了知道了,要好好相处,不要闹矛盾。只要小老弟识相,我就给他面子。” “你们是关心他还是关心我?我才是你的好侄女吧!要不是看在这首歌还不错的份上,我才懒得下功夫……” “姑姑在边上啊,让她放心,不会打架的,我又不傻,现在动手,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 “挂了,有什么进展我会通知的!” 听了一顿唠叨的梅逢春,将电话丢在一边,没顾得上洗漱,径直走进书房,来到书桌前,将自己这些年来“呕心沥血”创作的词曲翻看了个遍,又对比了一下《明月几时有》的谱曲和歌词,不由得懊恼地抱着脑袋发出呢喃声。 “所谓的努力,在天才面前,就这么可笑么?我才是专业的啊,区区小表弟,居然……居然……” 输给谁,也不如输给一个曾经打得服服帖帖的小老弟带来的挫折感要强烈。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逐字逐句地轻轻吟唱着,梅逢春眼神迷离地自言自语道, “到底是什么样的感悟,才能写下这样的词句呢?” 想想姑妈一家那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大大咧咧的梅逢春也不由得摇头叹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