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凤鸣:白府大小姐_第214章 为她解毒(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4章 为她解毒(4) (第3/3页)

了么?”

    刚刚升职为正三品新军都督的武青两道剑眉拧得极紧,扶着青岚的手待她站稳早已改为扣住脉门……打量了她片刻,回头对孙公公说道:“劳驾公公转奏陛下,青大学士情况不是很好,武青先送大学士回府,就不去向陛下告退了。”

    武青在和孙公公说话的时候,那眉头也一直没有展开过。他的声音朗朗,却隐隐含着怒气,带着令人不可抗拒的力量。

    青岚晕晕沉沉地看他一眼,很想叫住孙公公----对比现在这位愤怒的武都督,她觉得自己还是留在宫里好一些。

    然而她拒绝的话根本没有时间出口,武青已经携了她大步如飞直往宫门处行去----虽然是夜里,大多数官员还在宴席之间,但甬道上禁卫军以及宫女太监还是不少;武青这怒气冲冲的架势,就象是要找个地方揍她一顿的样子,不知道落在旁人眼中,又会生出什么样的闲话……看来鸣鸾苑又要多些诱导流言的任务了。

    青岚这样想着,心神略略放松了些,反而觉得身体上的寒冷一波一波来势更汹,手被武青拖住,踉跄地跟随着,那两条腿却渐渐象是灌了铅,头晕的现象也越发严重了。

    武青似乎也感觉出了青岚手上的冰冷,站住脚看着她,皱了皱眉,居然一拉将她夹在腋下,就那么急冲冲满脸怒气地出了宫门。

    青岚头虽晕沉,却还是勉力维持着清醒,一路上武青如何冷眼答对宫中守卫,如何把她扔上在宫门处等她的小轿,她都清楚,听见武青吩咐送她去青府,这才松了一口气。

    她现在病着,他该不会这么不通情理非要现在找她算账吧?

    然而轿子到了佩玉轩。又是武青将她抱出来地时候,她又有些糊涂了。武青不是应该已经回到他京城中的暂时住所了么?难道跟着她来到了青府?然后她便又听见武青对旁边的人吩咐:“找间清净房子,不要让人来打扰。”

    她努力想了一下,才明白他这是要帮她驱除寒毒。有些着急,的确,他最懂这种寒症的路数,帮助林逍驱毒也不知道做了多少次,虽然这次她的寒症发作并不是那么单纯。但武青毕竟还算是一个对症的大夫……可是,他明明知道她的用意,却还是执意跟到青府为她疗毒,不是明摆着要她前功尽弃?

    虽是这样想,神智却游离着并不允许她做出任何反应----看起来倒是昏迷过去一般。

    其实从她地小轿进青府起,周围就跟上来不少人,这时候听见武青这样说,大都应了一声去布置了,却依然有个别人挡在武青身前没有离去。气氛凝重。

    可以想见,那些散去的人,应该是来自军中,甚至本来就是武青借给她的亲卫;而留下来的。怕是鸣鸾苑的人,或是血衣卫的官员吧?

    青岚动了动,想说些什么,却只是呻吟了一声。那些寒冷已经转为刺痛,深入骨髓……这一次的寒症。比每次发作都来得快而且凶。

    武青再次扣住她的脉门。冷冷地说:“我需要一个清净的环境替青大学士疗毒。”

    那些人面面相觑。似乎还要说些什么,却又忽然顿住,收到什么命令般整齐地悄然退去。

    在武青抱着她一转身间。青岚恍惚看到了红衣地一角晃过。

    其实怪不得武青生气,她今天做的事情的确太过丢脸----当着文武百官抱住他倾诉衷情,指责他不把她放在心上,整个一个断袖花花大少调戏美人的丑恶嘴脸,分明是将自己地名声全部毁去的作法……真心追求一个人,哪有这样子的?

    青岚会这样做,实在是因为她根本没有象对谢云迟说的那样,要开始着手追求武青。

    那天,那样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其实是她想与谢云迟划清界线。在郝连睿说出那个所谓地秘密之后,她便有些寒心,也有了一个念头:如郝连睿、谢云迟这等人过于深不可测,不是她能够掌握得了地;相互利用可以,保持距离最佳,象她以往期盼地那般,做朋友、托付秘密,便有些危险了。

    至于武青,她对他,倒也有过一些隐隐约约的倾慕,说不清道不明的牵挂;尤其是听段南羽说起“那三年”之后,想起他地时候,便更是多了一份疼惜和守护的欲望;然而这是不是爱?她不知道,也许从前爱过,但现在既然失去了那份记忆,她倒也不觉得一定要重拾旧梦----尤其是武青对现在的她明显只是“亲情”,而她,为了怕“皇帝因嫉生恨自毁长城”而一度选择远远避开。

    那天她对谢云迟说,皇帝陛下认了她做兄弟,话虽简单,但里面透漏出的意思已经解释了一切;既然所谓“深情”是编出来骗人的鬼话,那么她自然不用再刻意远避武青,非要和他了断关系不可----这是对谢云迟的说辞,然而真实的情况又是如何?她如何不明白?不用谢云迟和她解释,她也知道,郝连睿的“兄弟”的话未必事出无因,自己至少是被郝连睿所忌惮着的,这样的情形,眼下“孤臣”一般的角色,哪里容她去靠近任何人?

    很早以前她就隐隐约约意识到,她之所以入京就封为大学士,进入内阁,其实也是一种制衡的手段……青郡侯亡故之后,京中卢敦儒一派独大,卢太傅耿介忠贞,为郝连睿所欣赏自是理所应当;然而老太傅又实在太过迂直,不知变通,由着他大权独揽,郝连睿行事上头难免阻力重重----就如这“肃清贪官”的争执一般,如果没有她居中扮演个jianian臣的角色,郝连睿只怕就只能在听从卢太傅的话做个“明君”,或是不听从做个“昏君”两项之间选择了。既然培养她这一脉的势力,主要是与卢太傅相抗衡;那么如果她表现出与军方,尤其是武青这样的“新军事力量”相互“勾结”的可能,那么郝连睿是不会看着武青坐大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