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归老之臣帝之师 (第2/2页)
离了近,才知此处乃是王陵。 黑鸦凄凄,俩守陵之人踏着碎步走来,铜门在“嘎吱”声中打开。 张永德来王陵后,人坐在殿前檐下,他烤着柴火,围椅旁簇拥着七八个手下,被人恭恭敬敬地伺候着。 这时,他一名手下火急火燎地跑了来,禀道:“报都指挥使,赵都虞候求见。” 张永德口中塞了橘,沉声道:“允!” “是。”那手下一揖,转回身,又急急忙忙地跑了出去。 而在张永德身侧,有名青年个子矮小,鼻子很红,是个八字眼,这人手按刀把,在他耳边暗暗吹起风,道:“他赵匡胤怎从泽州回京了呢?” 张永德伸展手臂,道:“吾王,不也提前回宫了?”“是,是!”这人见赵匡胤前来,赶忙站了直。 “几日不见,都虞候怎也回来了?”张永德忙起身冲赵匡胤笑道。 赵匡胤笑脸相迎,回道:“卑职劳碌命,这人要享福,是该学学都指挥使,回京后,您还是这般好雅兴!” “属下见过都虞候。”红鼻子见了他,抱拳施礼道。 赵匡胤并不想搭理此人,命人搬来围椅后便在张永德边上径自先坐下了。 此举,瞧在张永德眼里,却不是滋味,他怪赵匡胤狂妄放肆,且这般明目张胆,全然是不给他面子。何况,他和赵匡胤二人间上下有序,虽赵匡胤经高平之战早是今非昔比,也确实有勇有谋,但他能有今日作为,还赖张永德举荐,不然,这块金子,却处于溷轩,便和普通石头又有什么两样,同是又臭又硬。
张永德心中虽有不快,却并不打算与之真计较,跟了赵匡胤坐下道:“倒茶。” 赵匡胤在红鼻子手里接来了茶,暖在手中道:“不知都指挥使伤势如何?”“回京之后,早养得七七八八。”张永德回道。 赵匡胤点点头又问道:“都指挥使今儿怎不在你的驸马府继续闲着?” 张永德道:“内人在此守孝,因老太师身子抱恙,说已回了绣庄,这不,入陵之事只好由长公主代劳,然,内人体弱,得知庆王一府惨遭灭门,竟是在京中!悲痛之余,引她腹疾又发……”他摆摆手,转而向赵匡胤问道:“连连传回捷报,是为何又改了主意,竟不乘胜追击,反攻他北汉?你怎也突然回京了呢?” 赵匡胤喝了口热茶汤,回他道:“自是为了庆王府之事!” 张永德也端来茶汤小抿了几口,叹道:“也是,不知这凶人因何叛主,还掳走世子……” 赵匡胤将茶汤置于案桌上,他面朝张永德,道:“有人检举你都指挥使昨儿从庆王府出来。” “赵都虞候是何居心?”红鼻子是护主心切,情急之下他竟失去轻重,抽刀指向赵匡胤,开口质问。 见此,赵匡胤手下也纷纷出刀。 张永德脸色一变,他反手示意屏退身边服侍之人,对赵匡胤道:“赵都虞候,不,赵兄,吾俩也曾一同上战场杀敌,而今,是要往张某人顶上泼污水不成?”他已面红耳赤,接了道:“庆王手下,部是边塞守军,何人不骁勇善战?”直起身,张永德手指赵匡胤,哼道:“赵兄这般抬举,实难消受!” “这殿外,何事喧哗?”女人身披孝服,是寿安公主。 其边上,一个年长侍女回道:“禀殿下,驸马爷与赵都虞候因庆王府之事起了争执。”“哦?”寿安公主生疑道:“是王兄的人?”她伸出一只手,示意人搀起,和年长侍女走来了殿门口,恰好听见赵匡胤的声音:“此案蹊跷,卑职不过是一问,对都指挥使,赵某绝无丁点猜疑。” 张永德哼了坐,道:“若无猜疑,赵都虞候何必专程来问?” 寿安公主站在二人身后,她面色很差,问道:“岂非本宫,也是难逃嫌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