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21章:浩瀚五品 (第3/3页)
iv id='gc2' class='gcontent2'> 谁料王天罡却是摇了摇头,“每个人的君子之道都不一样,故而这君子九神通自然也各不相同。” “比如视思明,有人悟出了透视之眼,也有人悟出了千里眼,还有人悟出了天眼通,甚至慧眼法身。” “再比如听思聪,有人悟出了隔墙耳,也有人悟出了顺风耳,还有人悟出了天耳通,甚至辨真伪的谛听法身。” “亦或是言思忠,有人悟出了真言神通,施展文法的速度快的惊人;也有天才悟出了言出法随,强势无比。” “还有忿思难,你可以悟出怒火中烧,也可看出灾难之意……” 师公的这番讲解,让李长安彻底惊呆了。 本以为所谓的君子九思,也就是普通的九个小境界,结果没想到,五品君子境,竟如此恢宏浩瀚。 怪不得,五品之境,即便武道洗练真元,修成元轮乃至金轮法相,都要被文道力压。 如果真按师公所言,五品君子境的想象空间,未免也太大了。 “你应该能想得出来,五品君子境至关重要,成龙成虫,皆在一念之间。” 王天罡言道, “君子修神通,凝练对应武道元轮的神通法印。” “将神通悟到极致,甚至可修出文道法身,与金轮法相对应,而且更加强势!” “最重要的是,修炼神通不需要外界宝物辅助,所以即便没有天材地宝,一穷二白,只要你悟了,就有机会一步登天。” “所以,很多文士,会在五品君子境停留很久,只为了修出最强神通,乃至成就文道法身。” 李长安听得心神摇曳,甚至有种恨不得赶紧开始参悟神通的期待。 这种可以肆意挥洒的浩瀚境界,当真令人心驰神往! “师公,那我该如何着手修炼君子九神通?” 他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王天罡笑了笑,他自然明白李长安的急切,因为当年他也是这么过来的,也不卖关子,仔细解释道, “君子九神通,不是想参悟就能参悟出来,否则早就个个修成文道法身了。” “孔圣有言,必须要先悟君子之道,方能修行神通。” 李长安扯了扯嘴角,“所以是先悟道,再修神通?” “不错。”王天罡点头。 “如果悟不出来?也就修不出来了?”李长安心里咯噔一下。 悟道说着轻巧,但实际上却最要人命。 有人一朝顿悟,也有人卡在原地,几十年都无法参透。 这差别太大了。 谁也不敢保证,自己就是那种能一朝顿悟的天才。 王天罡说道,“所以才有那么多文士被困在五品君子境,迟迟出不来。” “一来想修出最强神通,这是不满足;二来是真的悟不透,又不愿意用孱弱的神通将就,只能被困在那里,这叫不甘心。” “难道孔圣没留下什么法门?总不能干坐着悟道吧?”李长安询问道。 王天罡笑道,“自然是有的,历史上有很多圣人,在这个境界提出了不一样的想法,但最终有两个主要流派流传至今。” “其一是孔孟之根本儒学。这一派认为经典注疏流传至今,其中自然蕴含君子之道。时时刻刻手不释卷,在浩瀚的经文典籍中参悟君子之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李长安面部抽搐,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经文典籍,不知道有多少,就算有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看上几十年也不一定能穷尽。 更何况,这不是看完就行,而是要有感悟。 感悟不了,看一百遍都没用。 “其二呢?” “其二嘛……”王天罡捻了捻胡须, “这一派认为世间一切都有其理,君子九思之理,也必然存乎于万事万物之中。摒弃自身俗欲,规范自身德行,经年累月严格要求自己,自然可以从中悟出君子之道。” 李长安心头一动,这不就是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吗? 程朱理学当中,有非常关键的四个字——格物致知! 这是将自身言行当成了物,要一格到底! 李长安遂开口问道,“师公,还有呢?” 既然有了理学,那心学应该也不会缺席。 王天罡愣了一下,“目前只有这两个流派,还有什么?” 李长安眨巴眼睛,稍微提示了一句,“比如……心即理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