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鞭尸 (第2/2页)
这次六国诗会,真的是举全国之力,应对他国的登门挑衅。 若这样还是输了的话,大晋恐怕就真的要完蛋了。 各地方的文士正在热火朝天准备诗文。 但京城,却陷入了一种悲愤欲绝的状态之中。 六国诗会第二日, 姬文和姜行出手。 六张金榜卷轴的排名再次发生变化。 首先是姬文登顶“梦”榜,而后姜行抢下秦国的“风”榜。 姬文再出一首诗,拿下了齐国“雪”榜第二,惊得齐国出使队伍的文士,出了一身冷汗。 但姬文的表演并未结束,除了第一日的一首诗之外,在六国诗会第二日,他一连拿出四首诗文。 共占下了三个榜首,两个第二。 而姜行差了些,只占下了两个榜首,一个第三,一个第四。 周齐两国,竟然就瓜分了五道金榜卷轴的榜首,仅剩的一个,则是楚国的“月”榜。 秦赵两国在第二日丢失了自己的阵地。 看似和晋国好像一样。 但实际上晋国的排名却丢人至极。 除了自己的“水”榜占据第四位,其余五榜,全都被挤出了前八。 诗文最弱的三大国之中,晋国是这三大国中最弱的。 秦赵两国,虽然丢了自己的榜首,但好歹也有一两个第二,剩下的也都能维持在前五之列。 如果说周国属于独一档,那晋国也是独一档。 独一档的差! 差到让人绝望与无助。 再怎么拼下去,也没有机会。 而京城的所有晋国百姓们,心里的底线再次被击穿。 六国诗会的第二天,也是大晋被鞭尸的第二天。 颜面扫地都不足以形容现在的大晋文士。
在京城汇聚的文士,已经超过了七万之众。 第一天三万多,全军覆没。 第二天,从各地赶来的文士,依然有三万多名,但还是全军覆没。 其余五国,明明就只有几十个人,却硬生生把大晋七万多文士,包括四院一监在内的文宗大师,踩在脚下践踏。 而大晋,却连有效的反击都做不到。 只能看着周国齐国的文士指点江山,意气风发。 楚国好歹守住了自己的金榜卷轴。 而秦国与赵国,虽然在六国诗会上同样失败,但比晋国好了太多。 损失一府气运,后面还能再抢回来。 只要最软的柿子还在,他们今天丢失的,过段时间就能补全。 这次六国诗会之后,晋国诗文的劣势,将会成为人族共识。 收割掠夺气运,也不用再试探了,直接动手就是。 除非它敢直接发动战争,通过攻城略地收割气运。 可,晋国敢吗? 而且就算发动战争,他们又岂是吃素的? 没准还会加快吞掉晋国的进程。 …… 第三日, 晋国各地文士还在涌入京城,即便知道没有胜算,也要奋力一搏。 四院一监甚至连三品大儒都出手了,好不容易在“水”榜上,抢下了第二。 面对姬文,依然只能望洋兴叹。 阴影笼罩在京城的每个角落。 …… 第四日,大晋继续被鞭尸,从各地汇聚过来的文士数量减少,看样子就像是逐渐放弃抵抗了一样。 不少武夫想要直接动手,砍了另外五国文士的脑袋。 京城从原先极度的压抑,变得开始暴躁。 然而在面对三品大儒的威慑下,任何暴躁都能压在心里,逼得人几欲发狂。 …… 第五日, 每一天都是莫大的煎熬。 每一个在京城的大晋人,就好像被关进了熔炉里,被火焰一点点加热灼烧。 天空中的金榜卷轴越来越璀璨夺目,众人的心就被折磨的越痛苦。 六国诗会,大晋彻底完了。 就算还有文士陆续赶来,可是那么多文宗大师都出手了,又能有什么用? 只是多一个他国的手下败将而已。 有人苦中作乐,“虽然这次六国诗会我们败了,但这不是在一开始就有预料了吗?” “至少在文圣榜上,我们还能占据一个第九位,比上个月有进步。” 此话也成为了不少人自我安慰的法宝。 文圣榜第九,已经勉强能说得过去了。 如果每个月都能有一首诗文,占据前十,就能缓解大晋气运流失的速度。 时间拖得越长,希望也越大。 然而,六国诗会第六天, 文圣榜上风云突变。 排在第九位的大晋诗文,瞬间被挤到了第十五位。 举国上下一片哗然。 六国诗会,京城百姓都知道,但大晋各地百姓还不清楚。 可文圣榜,只要是文士都知道,大晋再次跌落到第十五位的消息,很快就人尽皆知。 京城皇城,周国出使队伍站在城楼上, 姬文收起文箓,对身边的周国文士笑道, “原本还想着示弱以敌,麻痹对手,现在看来,根本不需要……” “这样的晋国,怎么挡得住我周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