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44章:落笔 (第1/2页)
忠勇伯回来的消息,像潮汐一般,迅速向京城的各个角落传去。 永安门附近,也都得到了这个消息。 此时已经聚集在永安广场的晋国文士,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不约而同下意识做了同一个动作。 那就是轻舒一口气。 旋即便是狂喜。 忠勇伯回归,那六国诗会,大晋就有希望了! 若要说,大晋谁的诗文可排第一,可能谁也不服谁。 但要是大晋少了忠勇伯,必将会暗淡不少。 当初忠勇伯以一己之力,镇压了大晋的文圣榜。 如今回归,也将是大晋最后的希望。 李长安牵着陈安年,在晋国百姓的簇拥下,慢慢走向永安门。 不是不想走快,而是所过之处,晋国的文士还有百姓,都在行礼,他不得不回礼。 而后方的五国文士皆是一脸不悦,却又不能当众发作。 这般情况,在其他人看来,就像是李长安在带着他们巡街一般。 …… 高天之上, 赵洪山看着李长安谦逊的模样,脸上浮现出满意的笑容。 “这小子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在他身边,还有好几尊白鹿书院的三品大儒出现,同样紧紧盯着李长安。 现在的李长安,可不仅仅只是简单的白鹿书院学子。 而是整个大晋的希望。 连续两个月的文圣榜溃败,再加上六国诗会的收割,大晋的境况岌岌可危。 如今李长安回归,有他的诗文在,大晋至少可以止住颓势。 只要这次六国诗会中,能为大晋扳回一城。 仅凭他一人,便能镇守大晋诗文之运! 此时的李长安,已经不再是白鹿书院要倾力保护,而是整个四院一监,整座大晋,都要为之保驾护航。 否则大晋若是再继续失败,人族六国之间的战争,将首先在晋国燃起。 那时又不知会死多少人,甚至大晋都可能就此消亡,被另外五国瓜分。 可以说,李长安俨然就是大晋最后的希望。 白鹿书院的阵营里,还多了一个人,那人便是文武双三品的王天罡。 在赶来京城的路上,他成功迈过桎梏,踏足文道三品之境。 而顾卫道在路上耽搁的原因,也正是因为此。 从来没听说过,谁迈入三品会引动天劫。 结果,王天罡生生被雷劈了一百零八次,这才险之又险地踏足三品。 大晋史无前例的文武双三品就此诞生。 只不过现在的王天罡,隐藏了自己三品武夫的修为,仅仅只展露了文道三品的实力。 文道三品大儒和武道三品武藏,实力相差仿佛,各有优势。 但三品大儒的手段更多,为李长安那小子护道,三品大儒会更容易。 至于三品武藏,就当成底牌,谁要是不知死活,那就别怪他杀人。 嵩岳书院秦镇梁感慨道,“若他真能在六国诗会上,为大晋挽回败势,何止后福这么简单?” “若能为大晋稳住气运,自有他的造化。” 象山书院伍占春说道, “不过……他的文道……可曾恢复?” 这个问题一出,在场数十位三品大儒,皆把目光投向了赵洪山。 …… 御书房内, 独孤曌手执狼毫,正对着空白的宣纸发呆。 宣纸上几滴漆黑的墨汁溅洒,刺目无比。 外城六国诗会还在继续,大晋依然在被不断碾压。 诗会持续多少天,她的心就承受了多少天的煎熬。 这样的煎熬,让她分外无力。 就在这时,急匆匆的脚步声传来,在御书房门口停了下来。 “启禀皇后娘娘,忠勇伯他出现了!” 齐山海的声音传进来。 独孤曌手中的笔“啪嗒”一声掉落在宣纸上,又留下一大滩墨渍。 下一刻,御书房的房门瞬间打开。 独孤曌的眼神里满是震惊之色,“再说一遍。” “娘娘,忠勇伯出现在京城,并且正往永安门而来。” 齐山海躬着身,激动无比地说道。 “好,好,好……”独孤曌不住点头,纤纤玉手不禁握成拳。 压在心头的巨石瞬间没了一半,独孤曌顿觉肩头一松。 然而下一刻,她突然想起一件事,“李长安的文道……恢复了吗?” …… 安府, “嘭嘭嘭……” 周子瑜长驱直入,用力拍打着听雪亭所在院子的院门,大声嚷嚷着, “安兄,安兄,李兄回来了,李兄回来了!” 正在听雪亭发呆的安南栀,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眨了眨眼睛,顿时既惊又喜地猛然起身。 一直守在身边的翠月也愣住了,反应过来之后,连忙说道,“小姐,忠勇伯回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