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48章:不似人间之诗 (第1/2页)
逍遥小儒仙正文第548章:不似人间之诗“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李长安大手一挥,身上弥漫出来的文气骤然一收,化作一支文气之笔。 一个个瘦金体大字,以缥缈凌绝之气,落在金榜之上。 天空中的楚国金榜卷轴上,竟随之有明月异象而出。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明月之中,仙宫琼楼,亭台轩榭,诗文落下之时,明月中亦随之出现了,让人忍不住心生向往的天上仙境。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上阙写完,因《沁园春·雪》而沸腾的京城,缓缓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被这勾画出来的美妙意境所吸引。 自由浪漫,无拘无束,超然物外。 与青天共饮酒,乘天风而登月宫。 既向往仙境,又留恋人间。 如此笔锋之下,将出世与入世写出了此等意境,令人不禁心生旷达向往之意。 李长安落笔不缀,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这几句,话锋一转,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 京城之中更是因此沉默了。 淡淡的愁思没有那般浓烈,却好似绕在心头的线,无论如何都难以解开。 哪怕是三品大儒,都受到了这词句的影响。 而在金榜卷轴上弥散出来的异象中,更添清冷。 仿佛笼罩上了一层寒霜,令人心中的忧思更甚。 甚至有一些远离家乡的游子,不禁低声垂泪。 永安门外的人群中,柳知音抱着柳玲珑,眼中泛着泪花。 柳玲珑此时已经比柳知音高了,原本还未彻底长开的容颜,彻底绽放。 早先李长安就认为,她是唯一一个可以和安南栀容貌媲美的女子,如今终于不负所望。 但与安南栀的清冷如仙不同。 柳玲珑则似画中莲花,眉眼间又有一丝冷艳流转。 她揽着柳知音的肩头,轻声呢喃着,“jiejie,这是哥哥写给我们的词……” 高天之上, 赵洪山从这首词勾勒出的思亲愁绪中挣脱出来,再看金榜卷轴上的诗文时,心中大感震动。 李长安这一次,不再大开大合,反而以一种超然物外的姿态,写出了竟能影响三品大儒心境的词句。 润物细无声处,沁人心扉。 还剩最后一句,这小子,会怎么写? 继续将这愁绪加深?还是回归于月宫之上,斩断忧愁? 即便还差一句,但他已然可以肯定,这又是一篇镇压天下诗文的绝佳之作。 只是……依然差了点什么。 就看最后一句了。 就在这时,李长安的最后一句,跃然于金榜卷轴之上。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赵洪山的心顿时骤停,旋即狠狠握紧拳头,“成了。” 最后两句,将整首词的立意,又往上抬升一个层次。 “妙啊……” 一旁的沈世君忍不住赞叹道,“最后两句堪称点睛之笔,升华之句。” “‘但愿人长久’跨域了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又跨越了空间的桎梏。” “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浪漫到了极点,堪称咏月词中的绝唱。” 他伸手指向在金榜卷轴中的词句, “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 “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 “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情怀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 “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实在让人叹服。” “他究竟是如何写出这般诗文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