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路灯下的少年_郑教授的治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郑教授的治疗 (第1/2页)

    杨叶经过慎重的考虑,他还是决定去西京医院进行治疗。毕竟那才是大医院,有着最先进的治疗资源。

    第二天,杨叶便挂了心身科的号。他向医生说明了情况后,大夫告诉他所有的心理医生的简介都在外面的墙上。大夫告诉他可以自己挑选合适的心理医生。

    杨叶看见可供挑选的医生一共有三个。他们的情况大概是这样的。

    郑教授。毕业于西京医院临床医学系,曾师从于日本筑波大学的小川俊树先生,接受过各种心理学培训。

    张教授。西京医院心身科主任医师,曾在华西医院师从于清汉教授。SX省心理学会委员,XA市心理学会委员。从业精神心理专业多年,有着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

    李教授,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心理临床医学系。擅长心理疏导,心理分析,认知行为治疗。风格自成一家,不拘泥于某种学派。现任西安心理学会委员。

    面对这三位心理医生,如果论名头的话,肯定是张教授,毕竟是主任医师。要知道在四医大的主任那绝对是有两把刷子的。

    但是杨叶几年前找他开过药,再去打交道,杨叶的心里是过不去的。大概挑选后,他选择了郑教授。因为这位教授是个胖子,给他一种和蔼的感觉。

    到了约定好的时间,杨叶见到了这位郑教授。他们见面的时间是早上八点,因为只有早上杨叶才有时间,其余的时间他都比较忙。如果选择别的时间也会惊动他的父母,杨叶不想让他们知道自己太多的事情。从小到大,他已经习惯了自己打理自己的生活。

    郑教授和照片上基本一样儿,吃的白白胖胖的,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杨叶见到他紧张的心情也放松了下来。

    郑教授招呼他坐下后,微笑的对他说:“别紧张,大家以后就是朋友啦!你能把你的困难给我说下吗?”

    杨叶便把自己的情况向他大概说了下。

    郑教授听完他的描述后,眉头略微皱了下。他说道:“根据你的描述,我可以判定你的思维具有强迫性,可以谈谈你的家庭环境吗?”

    杨叶说道:“我跟我的父母基本没有什么沟通,他们俩脾气都不是很好,小时候他们经常吵架和打架。很多时候都会无端的冲我发火。挨打和挨骂也贯穿着我的童年。我有什么事情都习惯自己一个人解决,免得他们找我麻烦……”

    郑教授听完他的叙述后说道:“那你的父母在你的心中是什么形象。是朋友?还是家人?还是另外别的什么。”

    杨叶说道:“朋友,那肯定不是。他们更像是绝对的权威,这样说才更合适。”

    郑教授说:“像你这种情况,并不是一次两次治疗就可以痊愈的,可能需要长期治疗。”

    杨叶听到他这样讲,心里还是无法接受的。他想着做一次还不行吗?为什么要做长期的呢?

    郑教授看着疑虑的杨叶,随即对他说道:“你的童年经历让你对事物的看法太过偏颇。你遇到事情总是往最坏的地方想,一点点小事对于你就是很大的事。你好像戴了一副放大镜,把一切放的太大,放的太坏。”

    听他这样讲,杨叶心里是认同的。他考虑了片刻,就答应了长期治疗的方案。

    杨叶问道:“那一定可以除根吗?我再也不用被紧张焦虑缠的情缠绕吗?”

    郑教授回答道:“应该没有问题。我先教你做冥想训练吧!冥想就是通过幻想,把自己放在自己觉得舒适安逸的地方。你先闭上眼睛,跟随我说的话去想象,好吗?”

    杨叶冲他点点头,然后闭上了眼睛。

    郑教授说道:“放松,全身放松。此时此刻的你在一个温暖的木桶中,木桶的水非常温热。你惬意的躺在里面,上面飘满了花瓣,它散发出了迷人的芬芳,这一切让你感到幸福温暖。你只是静静地躺着,脑海里有很多思绪,你任由它来去,没有像往常一样去约束它们……”

    杨叶顺着他的话语进行幻想,不知不觉的脑子觉得昏沉起来,不一会儿便睡着了。他睡了片刻,才慢慢睁开眼睛。

    郑教授对他说道:“不错,你很聪明,完成的很好。感觉怎么样呢?”

    杨叶说道:“挺好的,感觉很放松。”

    这种冥想训练,日后成了杨叶的习惯。他经常幻想自己被一个透明的气泡包裹,这个气泡由温暖,安全,关爱组成。日后当他感觉到非常恐惧焦虑的时候,他都会幻想自己在这个气泡里面,只有在那时,他忐忑不安的心灵才可以得到一丝喘息。

    杨叶和郑教授一个星期见一面。但并不是每次都在医院,有时候郑教授会开车带他出去。经常去的地方就是山里的寺庙。

    这一次郑教授又带他来到山里的寺庙,郑教授对他说:“我经常把我的患者带到这里,尤其是那些有重度焦虑抑郁的,非常想自杀的那种人。让他们来到这里瞻仰下佛法,平息下他们内心的纷争。”

    接下来他又向杨叶问道:“你信佛吗?”

    杨叶说:“我从来不信佛,那太虚无啦!我更相信自己。”

    郑教授说道:“其实以前我也不信,但是活到我这个年纪,我发现有太多事情是自己无法左右的。环境决定一切,这两年我才开始诚心礼佛的。”

    大概过了十年,当杨叶到了郑教授这个年龄的时候,他也开始信佛了。因为他的内心总是充满惶恐,希望做成的事情总是无法完成,很多事情并不是他不努力,而是客观的限制。他跪拜在佛前,希望冥冥中佛能多赐予他一些力量。

    在一次治疗的时候,郑教授的一位学生也来到了咨询室里。他说道:“这是我的一位学生,过来实习旁听的。她不会打扰我们的,你介意吗?”

    杨叶对于旁人的到来心里感到很厌恶,自己的情况他不愿意让更多的人知道。可是碍于郑教授的面子,他还是违心的说道:“不介意。”

    杨叶的表情郑教授看在眼里,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