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司机韩师傅 (第1/3页)
杨叶之所以有那么多的空闲时间,去学习知识。那是因为他家的生意,这几年做的还是有点规模了。所以干什么都是雇人干,不用像以前那样自己干什么活都自己动手。 尤其是现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手机上的微信已经把做生意要忙的事情简化到了极致。客户们需要什么货物,拉个聊天群,需要什么就自己报什么货。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打半天电话联系他们。 卸完货后,如果没钱,在微信上记录下就算是欠条啦!信誉好的客户不用催账,有钱啦!就会把钱转过来。信誉不好的就天天发语音催他们,不给钱就断他们货。 另外杨叶家聘请的司机韩师傅,也是一员得力干将。这个家伙个子并不高,非常的清瘦。但干什么是真没得说,开车送货,盘点库房,算账收钱都是一把好手,浑身上下抖搂着一股子机灵劲儿。 有了他在,有时候客户要的货少,就让韩师傅一个人去了,杨叶只用清点上车的货物就行了。送的货多了,杨叶也只是在车上给他帮忙递递货就行。剩下的开车,送货,收账,都是韩师傅在忙活。说白了,杨叶也就是个监工。 韩师傅其实也是个能人,早些年在市场附近瞪三轮,后来又买了辆面包车在市场揽活儿。凭着一家人的勤劳节约,这几年也买了房子,在西安安了家。 这几年因为干货市场总体萎靡,再加上像货拉拉这种拉车软件的流行。让本来收入还不错的韩师傅一下子陷入了低谷,有时候都要打白板。 正好这时候杨叶家需要往外地跑市场,而韩师傅这么多年跟他们是老熟人啦!于是掏大价钱聘请了韩师傅,虽然给他的工资多,不过从后来看,人家确实也值这么多。 韩师傅的老家在商洛,在西安的干货市场。属于十字路口装卸工中的陕南一派,另外一派则是由杨叶老家人的汝州帮。 但凡是在干货市场干力气活的,基本都是这两帮人。这两帮人都是亲戚带亲戚,朋友带朋友。在西安互相帮扶有个关照。 人嘛!这辈子能成什么气候,有时候就取决于自己身边的环境。自己周围的人要都是做生意的,那么跟着亲戚干两年,机灵劲儿足的就可以自己当老板啦! 因为跟着亲戚积累了不少经验,已经有能力创业。还有就是有亲戚们在市场上帮衬着,去谁家拿个货,卖完再给钱还是不算啥的。老家发货的都是老乡,也是可以先欠账的。可以说不用拿什么本钱,就可以做生意了。 就拿杨叶家来说,市场上凡是卖腐竹的基本都是许昌的。要是仔细论起来,一大半都是有亲戚关系的。卖粉条的,卖海带丝的,批发大料的,都是这种情况。 环境对于一个人有时候真的是决定性的,就拿杨叶上学那阵来说。他们年级有十个班,然后把不同的学生分到不同的班。好学生的分到前几个班,赖学生分到后头几个班。但是教课都是一批老师,这点没任何区别。 因为前几个班都是些爱学习的,学习氛围好。所以整体学习成绩相当好,而后头几个班那就有点马尾巴拎豆腐提不起来了。 就拿当时杨叶的成绩来说,上小学的时候基本属于二流学生。可因为运气好分到好班以后,旁边的人都学习,他也学习。 到最后,杨叶比彭国梅的学习成绩可好多了。要知道上小学那阵,这个叫彭国梅的女生是学习小组长。论学习成绩,杨叶就是给她垫背的。倒不是说彭国梅笨,而是彭国梅小学毕业后,选择了离家比较近的普通中学。她身边的人都不学习,潜移默化的也影响到了她。 而韩师傅这么多年挣扎在苦力一线,不是在瞪三轮,就是在开面包车。这并不是他没有能力,而是他的出生的环境决定的。 韩师傅生在陕南的大山里,那里杨叶倒是去过一次。如果是偶尔去游玩一次,倒是个好去处。因为汉中一带风景真的很美,翠绿的山上不时的都会有小动物出现,有松鼠,野鸡,甚至还会出现野猪。小溪的水清澈的一眼就可以看到水底。韩师傅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在里面玩水儿,他说那是他人生最快乐的几年。 但要说在这个地方长久的生活,那就是比较受罪啦!在山上生活是非常不方便的,一到晚上又没有路灯,出了自己家门口,都看不见自己伸出得手。平常买个东西要么走两个小时山路。要么谁开摩托去山下,做个顺风车。晚上哪里有什么玩的地方,天一黑就关灯睡觉。 韩师傅也是个苦命的主儿。爹死的早,他娘吃不住苦,便一个人改嫁了,留下他们兄弟两个。韩师傅那时候已经十几岁啦!可他的兄弟也只不过七八岁。 为了养家,他跟着村里人早早的去山西挖煤。煤窑的活哪里是那么容易干的,吃多大苦,下多大力就不用多说了,毕竟他十几岁的肩膀也扛了下来。 他有时候真的干不动了,但想起家里的兄弟,还有自己的肚子,他也只能硬生生挺着。 就算是这样,在煤窑里也要面临危险。因为韩师傅他们下的苦窑都是私人的小矿,塌方是常有的事情。有一次韩师傅累的极了,就躺在煤堆里睡着了。 这时一只老鼠从他的身上跑过,韩师傅被它打搅醒了,多年干煤窑的经验告诉他有危险。他赶紧起身向洞口冲去,他身后的土块木头随之砸了下来。 千钧一发之际,这只老鼠真的把他的命救了。韩师傅跟杨叶闲谝的时候告诉杨叶:“在煤窑里,有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