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0章 肝的方向 (第2/3页)
元朗兄要见他,要等到月底他进城读书的时候了。” “县学的学子?” 陈默群有些尴尬的道“也算不上是县学学子,这苏泽家贫,没有功名在身,是海刚峰发掘的读书人种子。” 何良俊道“没想到延平府还有如此奇才!光是这篇文章,就足以能扬名江南了!” 江南的市民文学发展迅猛,在倭寇进犯之前,何良俊的戏文就有人花费重金购买。 像是苏泽这样的文章,书商能踏破他的门槛。 何良俊想了想,还是觉得等不到月底,他对着陈默群道“缄之兄,我要去上门拜访这个苏泽!” 陈默群知道自己这位好友对于戏剧的执着,却没想到他着急到了这个地步上,陈默群想了想道“那也要等到明日,明日,我向海刚峰问一下苏泽的住址,我陪你过去就是。” “那就多谢缄之兄了!” 与此同时,色渐渐黑了,平日里这个时候,于家的书铺都已经打烊了。 可是今日书铺前聚集了不少人,都是要买《拍案惊奇》的。 苏泽让林显亮在书铺前卖报,林显亮自然是照做,在书铺最明显的位置放上了《拍案惊奇》。 不过刚开张的时候,《拍案惊奇》无人问津。 林显亮看到报卖不出去,连忙找来伙计商议办法。 书铺的伙计是苏泽主张留下来的,对苏泽非常的感激,最近做事也是矜矜业业的。 这伙计也在书铺做了几年生意,他建议道“掌柜的,依的看,最好还是将价格标出来。” 林显亮恍然大悟,也是啊,不把价格标出来,被人看到这印刷纸张根本不想买。 林显亮立刻让伙计做了一个价格牌子立在《拍案惊奇》边上,打出了一份三钱银子的低价招牌。 果不其然,这个牌子打出来之后,就有个仆役打扮的年轻男子停下脚步。 方爱竹是方知府家在外办事的仆役,也是陪着方知府儿子伴读的书童。 既然是书童,方爱竹自然是识字的,看到三钱银子的《拍案惊奇》,早上出府采买的方爱竹挪不开步子了。 方知府父女都爱书如命,方爱竹什么书没有见过,可是单单没见过《拍案惊奇》这样的书,四张大版面也不裁剪装帧,真是太奇怪了。 方爱竹拿起《拍案惊奇》,随意的翻看起来。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原来是啊,名字挺有趣的。 方爱竹很快看了下去。 方爱竹也学过句读,但是这奇怪的断句符号好舒服啊,不需要提前断句。 文章又是白话文,方爱竹的阅读速度很快。 当看到杜十娘拿出百宝箱,让李甲出钱帮她赎身的时候,方爱竹已经完全沉浸在故事中了。 这时候书铺伙计适时出现打断了他。 “这位公子,一份三钱银子?买吗?” 方爱竹这才想起来,自己还在书铺。 三钱银子?这么便宜? 他连忙掏出三钱银子道“买!买!” 伙计开心的收下银子,今日终于开张了。 方爱竹夹着报纸匆忙离开,而随着三钱银子的低价招牌吸引了一些识字的百姓,《拍案惊奇》的书架前也陆续围上了一些顾客。 伙计观察每一个顾客,每当顾客露出沉浸的表情的时候,他就上前打断对方让顾客掏钱,这些顾客就会和方爱竹一样迅速掏钱,不到半个上午的时间,就已经卖出了二十份《拍案惊奇》了。 一份三钱银子,二十份报纸也有六两银子了。 早上从来都不是书铺的销售高峰期,城里的读书人一般都是饭后来书铺淘新书。 能在上午卖出这么多份报纸,也算是开张大吉了。 过了午后,又来了一堆指名要购买《拍案惊奇》的顾客,这下子伙计也发现不对了。 只是一份售价三钱银子的报,竟然有人过来指名购买。 等到了下午的时候,于家书铺前已经排起了队伍,这些都是专门来购买《拍案惊奇》报的。 五十份报纸并不算多,午后不久就销售一空,面对不断涌过来要买《拍案惊奇》的顾客,林显亮和伙计解释得嗓子都哑了,最后不得已再挂出一个牌子“拍案惊奇已售罄”,这才哄走了那些排队买书的客人。 让林显亮和伙计都没想到,那些排队没买到书的客人实在不甘心,最后都会在书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