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9章 敏捷属性的用处(加更求票) (第1/2页)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正文卷第149章敏捷属性的用处前往东奥岛之前,苏泽每天拿着磨镜子的工具,在家庙中忙活着。 明代用的还是铜镜,铜镜要照出清晰的人影,就需要用反复打磨。 做这份工作的叫做磨镜匠,长宁卫也有这么一个专门负责磨镜的老人。 苏泽从这个老人那里借到了磨镜子的工具,整日在卫学中忙活着。 林良珺看着苏泽用磨镜的工具打磨两块水晶石,忍不住问道: “阿泽哥,这可是上等的琉璃啊,你怎么磨成这个样子。” 这两块天然水晶是胡公公的珍藏,是苏泽花了钱从胡公公那边买下来的。 林良珺从没有见过如此透明无瑕的玻璃,一看就是非常贵的东西,可是苏泽却拿着磨镜工具打磨着,将好好的玻璃做成了奇怪的圆片。 苏泽正在制作的自然是望远镜了。 中国烧制玻璃的历史很久远,但是白透无瑕的玻璃还是要等到清中期才出现。 大明朝烧制的玻璃,更偏向于琉璃这一类的彩色玻璃。 明代的人对于琉璃是非常狂热的,不过苏泽现在没工夫弄这些,既然人工玻璃的透明度不够,那就只能找天然玻璃了。 幸好在胡公公的珍藏中,苏泽找到了一块白透无瑕的天然玻璃。 苏泽用心的打磨着玻璃透镜,他要制作的是铜管的单筒望远镜,在他穿越前的时间线上,这样的望远镜是几十年后伽利略制造的。 其实望远镜的原理并不复杂,玻璃曲率的计算公式也在苏泽的脑子里,唯一麻烦的就是打磨玻璃的过程。 苏泽高达10点的力量,将这块天然水晶打磨成两个透镜,也花了两天的时间。 将透镜表面再次磨成透明状,苏泽拿出制作好的铜筒,小心翼翼的将透镜装了进去。 “阿泽哥,这是什么?” 苏泽将镜片装好,又给伸缩的铜筒上了油,这才满意的说道:“千里眼。” “千里眼?阿泽哥你莫要骗我,千里眼是故事里的。” 苏泽走出家庙,调整望远镜的筒距,看向卫所中央的百户所。 他将望远镜递给林良珺道:“拿稳点。” 林良珺拿起望远镜,清晰的看到了自家的窗台,他惊呼道:“真的是千里眼!” 苏泽一把抢下望远镜,生怕被林良珺弄碎了,他将望远镜放进亲手制作的鹿皮小包中,对着林良珺问道:“阿泽哥,你真的是仙人?” 苏泽瞥了他一眼说道:“让伱好好读书,这可不是什么仙术,而是格物致知之术。” 林良珺疑惑的问道:“你没教过啊!” 苏泽说道:“你可曾记得我讲过‘折射’的现象?” 林良珺点点头,苏泽最近在编写新教材,也会给他们试着上一些有趣的物理化学实验课。 折射也是林良珺印象深刻的课程,苏泽用光的折射解释了为什么筷子在水中会看起来弯曲的现象。 “这千里眼,就是利用光的折射,将远处的物体放大。” 苏泽简单讲了望远镜的原理说道: “我之前就和你们说了,格物致知不仅可以用于点石成金,还能上阵杀敌,这望远镜就是战场上的大杀器,原理也不过是折射这样很容易理解的原理。” 望远镜的原理自然也没这么简单,但是苏泽只是要给林良珺思想启蒙,所以才故意这么说。 “不过光知道原理还不行,知道道之后还要学习术,这些就是算学的用处了。” “上次布置的算学作业里完成了没有?” 一说到作业,林良珺立刻抱着头跑开:“完成了完成了!明天一定带来!” 就在林良珺缠着苏泽要玩望远镜的时候,林默珺来到了家庙。 “已经和曲蹄人说好了,今日就乘坐他们的船去东奥岛。” 苏泽将望远镜收起来,对着林默珺说道:“那我们什么时候出发?” “午后出发,两日之后就能到,苏先生,我一个人可以了。” 苏泽说道:“不行,计划是我订的,我要亲自去看看东奥岛。” 林默珺也知道无法说服苏泽,只好说道:“我虽然救过这些曲蹄人,和他们有大恩,但是这些人是海上域外之民,性情桀骜也多通倭寇,上了船你一定要注意点,千万不能犯了他们的忌讳。” 苏泽点点头,出海航行本身就是风险很大,船员的忌讳颇多。 更不要说曲蹄这种本身就住在船上的种族,自然是非常迷信的。 在一旁的林良珺说道:“哥,先生造出千里眼了!” 苏泽将望远镜递给林默珺道:“这就是千里眼,我将它唤作望远镜,能够看清远处的东西。” 林默珺拿起望远镜,很快就在苏泽的指导下看清楚了百户所的窗户。 林默珺甚至要比林良珺表现的还要震惊。 在海上航行多年,她最清楚瞭望手的作用的。 一个好的瞭望手的就是船的眼睛,无论是侦查敌情还是寻找陆地岛屿,都要求瞭望手有一双好眼睛的。 可是这样的天赋可遇不可求,林默珺曾经听老舵工说过,自己父亲船上的那名瞭望手,能够看清百米外的海鸥,总能够比别人的瞭望手先发现敌人。 但是苏泽这个望远镜,可以让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变成超级瞭望手,这样就可以远距离观测敌情了。 “这等神器!不仅仅可以用于海战,也能用于陆战啊!” 林默珺激动起来,一想到作战的时候能够观察到战场每一个角落,这样的仗将会多么好打。 苏泽摇头说道:“此物虽然奇妙,但是原理很简单,若是流入民间,很快就会有人仿制。” 其实望远镜的制作难度并不高,就算是不知道原理,也可以照着仿制。 苏泽可不想要自己发明的东西,变成敌人手里的武器。 林默珺想了想,似乎也确实是如此。 沿海地区走私严重,一些大明朝官军的铠甲武器,都有可能送到倭寇那边。 甚至延平卫以前还向倭寇走私火药呢。 望远镜这种战略神器,上千辆银子都有人愿意购买。 钱帛动人心,别说是商人了,就算是有的卫所拿到望远镜,也有人愿意为了钱卖给倭寇。 林默珺打消了进献望远镜的想法,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