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江城五月落梅花 (第2/2页)
国,都被以中野为首的小国联盟击退,百余年未能东扩。 其中最著名的一战,大顺水师顺寒江而下,想要直达几个小国的后方,结果被中野国的几位年轻武夫,凿沉水师都督旗舰,而后火烧连营八百里。 几位原本大道高远的年轻武夫,虽皆牺牲,但大顺水师亦遭重创,从此十余年内,无力再顺江东犯。 大船继续航行,暮霭飘荡,夜色降临。 最终在一个名叫江落城的江边小城,停泊过夜。 大部分船客都下船,进城换购一些物品。 李往矣也领着小芊君,去城里逛了一圈,在街边小摊吃过一碗当地特色的江落小面后,返回了客船。 夜色渐深,一轮明月从江面升起,照耀整片大地。 李往矣准备继续看大风军师李寒风,送给他的那本《大风统兵要术》。 这是将军赵我还,和军师李寒风合著的一本兵书。 一个守备将领,一个军师,两人官阶都不算高,但是他们能凭一座小城和三千甲兵,抵挡乱军数月。 最后又以三万魂兵,击败十境大宗师赵霸天率领的十万大军。 可见将军赵我还,还是统兵有方的。 要不然他区区一小城守备将,也不会被北洲兵家大能,选录进《百战末将录》里。 李往矣在船上的这些日子,精读了好几遍这部《大风统兵要术》,受益匪浅。 他读万卷书,不仅读儒家经典与各种闲书,释、道、墨、法、兵、农、名、医、纵横、阴阳等百家经典,也同样有涉猎。 或者说只要是书,拿到他面前,他都有兴趣读上一读。 这《大风统兵要术》,与兵家圣人、大能著作的各种兵家典籍相比,有其独到之处。 因将军赵我还,和军师李寒风军职所限,他们没有去泛泛其谈各种征战大略,而是专述自己熟悉、擅长之领域。 《大风统兵要术》一书只讲如何练兵、统兵。 李往矣看了将军是如何击退乱军的袭城,又看了他是如何统领三万同样会死、会伤的魂兵,大破乃至全歼赵霸天的十万乱兵。
此时再看这部兵书,对照之下,颇有感悟。 他若再化身大风城军师,或许领兵出击,亦能打得有章法。 他刚点上灯火,准备看书,江落小城里,忽然传来了一阵笛声。 小芊君正在船舷处玩水,听到这笛声不由得停了下来。 她来到窗边,小眉头微锁,道:“大师兄,这笛声好忧伤呀,听得我有点想念师娘和夫子了。” 李往矣放下书卷,微笑道:“这首笛曲叫做《梅花落》,是一首思念家乡的曲子,吹奏之人笛技很高,你听了会想念师娘、夫子,也是正常的。” 翠裙女童双手托腮,望着西北方向,呢喃道:“也不知道此时夫子和师娘在做什么,小师姐是不是又被夫子罚抄书籍了。” “还有山长院里的蟾君子、鲤贤人,它们要是再惹仙鹤jiejie,没有我拦着,也不知道会不会被仙鹤jiejie烤了吃掉。” 小家伙突然转头看向李往矣,大眼扑闪问道:“大师兄,你说今夜寒山上,月亮会不会也像咱们这儿,这么大这么明亮呀?” 李往矣揉了揉小家伙的头发,说道:“寒山上的月亮,肯定也跟咱们这一样亮。师娘、夫子,还有你小师姐,也许也在想念我们呢。” “是吗?” “嗯。” “真的好想念师娘、夫子呀!” “再过一个月,咱们就能回去了。” 现在是五月下旬,东华山神主娘娘的百年游神会,则是在七月初一举办。 只有一个多月了,等送完礼,他们就能返回寒山。 然后小家伙,再随叶归人去风雪崖。 …… 寒山书院听溪园。 一位端庄慈祥的老夫人,坐在院子里,借着月光缝制衣裳。 边上坐着一位冷面老头,独自饮茶。 不远处的一间屋里,一位黄裳少女,正埋头抄书,身后已经抄了一大摞,但仍不敢停下。 毕竟她今天打碎了柳副山长的一件珍品紫砂壶,没把她关到思过崖去,就已经多亏柳副山长这位苦主,亲自给求情了。 要不然院子里坐着的那老头,能让她在思过崖里,待到明年开春。 但抄完书,也只是第一步,她还得去山下小镇做工挣钱,直到赔上柳副山长的那件紫砂壶。 黄裳少女咬了一下笔头,有点想念大师兄了。 要是有大师兄在,肯定会给她背锅,而夫子对大师兄是没有多少办法的,那她就不用抄书,只需做工还钱。 院子里,老夫人停下手中针线,看了一眼东边。 “也不知道小矣和小芊儿现在到哪儿了。” 冷面老头淡然道:“不管走到哪了,他们总会及时赶到东华山,不用去管。” 老夫人嗔道:“哪有你这样当先生的,把他们赶下山后,就万事不管。” “还有小白,他传信回来说,想去东蓬莱洲看看,真要去了,至少得明年才能回山吧?” “下山这么久了,也不知道有没有遇到心仪的姑娘,他也差不多该找道侣了。” 老头呷了一口茶:“就你老太婆事多,管那么多作甚,徒弟自有徒弟福。” 老夫人回道:“你不管?我可听说了,小矣途径灵龟镇,恰好赶上老龟洄游,是你算好了的。” “我没有。” 老夫人却明显不信,看着这固执老头,笑了起来。 …… 南境,长川国,曲水河畔。 一身白袍,丰神俊秀的寒山谢嘉树,正与一位七境大圆满的墨家游侠,于半空中交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