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九章一步一境 (第2/3页)
门大道神通? 若真如此,他的修为战力,必然远超常人之想象。 然而。 李往矣却有些犹豫。 不是觉得一万卷书,化作一万道神通不够强大,而是觉得不够通透,有一种会当凌绝顶,却仍不能尽观天地的界限之感。 忽地,他又想到了《论语》里的一句话: “君子不器。” 而后是《道德经》里的另外一句话: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所谓“君子不器”,乃言君子不应该像器具那样,局限于某一领域,某一方面。 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则言道乃独一无二,蕴含阴阳二气,阴阳相交而产生新的状态,万事万物皆由其而生。 李往矣心随念转,合三教祖师之道,口中油然而出两句心语: “一书一世界,万气蕴万法!” 此言一出,围绕他不断旋转的那一万道书籍虚影,瞬间变作万千鸿蒙小世界。 轰隆隆隆隆—— 万千鸿蒙小世界刚出现,天穹之上,立即涌现万道惊雷,刹那间天地齐鸣。 隔壁房间里,原本正在酣睡的少女仙龙练霓儿,瞬间清醒过来。 她从床上跳起,一脸迷糊而懵懂地四处张望,很快便不敢置信地瞪着隔壁房间。 原本在打盹,昏昏欲睡的小芊君,同样变得清醒。 …… 北止戈洲北境,琅琊学宫。 位于学院深处的一尊青铜大钟,夜月下骤然响起,宏大的轰鸣声,响彻整个学宫。 刚刚睡下的学宫首席执事徐子谦被惊醒,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子谦,北洲文钟无人敲击,深夜自响,这乃惊天异象,须得立即通知祭酒!”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夫子匆匆赶来,急声说道。 徐子谦来不及整理衣冠,立即与老夫子一起冲向青铜大钟处。 刚抵达钟楼,不等他以秘法传信给自家先生,便发现青铜大钟近前,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多了一位布衣老者。 “先生,文钟无故自响,这是发生了何等大事?”徐子谦满怀疑惑地询问。 青铜大钟前的布衣老者,正是大道金榜更新那日,于田间劳作的那位老者,同时也是整个琅琊学宫的掌管者——祭酒陈传。 陈传听到学生的询问,却没有回答,而是望向东境。 “文钟自响,必是有关系我儒门兴衰之大事出现,异象出于东境,莫非也与那小子有关?” “可惜那东境乃是东华山神主的地盘,被她遮掩了天机,无法看个真切。” 陈传自语道,颇为遗憾,但是他脸上却带着一丝笑容。 徐子谦和那位老夫子,都听得一知半解,对视一眼后,由徐子谦问道:“先生,那今夜异象,对我儒门是福是祸?” 陈传瞥了他一眼,道:“对我儒门是福是祸?小了。” “嗯?” 徐子谦更加不解。 陈传老夫子却转移了话题,吩咐道:“北洲文钟既响,其他八大洲的文钟肯定也会响,不需多久,中土神洲杏坛那边,应该就会发文书过来询问,我拟一封信,你来回复。” 徐子谦躬身应诺:“是。” …… 正如琅琊学宫祭酒预料的那般,在北止戈洲文钟响起的那一刹,包括中土神洲在内,其他八大洲学宫中的文钟,也同时响起。 连儒门第一圣地,中土杏坛那尊天下第一文钟,也深夜自响,将杏坛坐镇的所有儒家圣人都惊动了。 其他八大学宫传信询问杏坛,杏坛在几位圣人沟通第一文钟,得知异象所起后,立即发文于北洲琅琊学宫。 …… 东华山神宫。 在儒家十尊文钟响起之前,东华山神主云暮色身影一闪,出现在云霄之上,一双神眸闪烁异光,看向西边天凉城。 几息之后,神侍风娘来到云霄上,询问道:“主人,我刚才感应到一股宏大的文运波动,这是因何而起?” 云暮色收起双瞳神光,神情变得有些古怪。 风娘看得有些疑惑,问道:“主人,莫非是与先生有关?” 云暮色扫了她一眼:“你怎么知道与他有关?” 一听这话,风娘知道自己猜对了,浅然笑道:“整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