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8章:羽之神勇,千古有二 (第3/5页)
提出的谏言,哪怕并非一定出错,至少也不是个好选择。 可也不对,岳少谦被东胡人围城,就是瞎子聋子,半点外界情报都接触不到啊! 李景绩倒是没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咋了,我不过是成功找出了所有失败方法而已。 岳少谦头发凌乱,肩膀上覆盖着一层灰尘,沾着血污的脸上,却露出了笑容。 眼中就像去岁面对宇文拜时一样,格外坚定。 “陛下当日孤身出城,斩杀乞颜构,以八百骑追逐万余胡人之时,可曾想过臣会及时率兵来援?” 刘恪一愣。 他想过岳少谦可能做出的回答。 可能是天生的战略眼光,看到了常人看不见的战机。 也可能是提前做出镰钩枪,只为了背水一战突出重围。 唯独没想到,是这样一个反问句。 当年是什么情况,刘恪比谁都清楚。 那真是毫无希望之下的拼死一搏。 要知道,当时就连八百御前侍卫,面对溃走的东胡人,也不敢随他追击。 还得特意激上一激。 岳少谦却是在他没有任何军令的情况下,引兵杀出了琼州城,举火杀敌。 那时候大汉的五万禁军,已经有数月都没出城野战了。 那时候,是刘恪登基以来的第一战。 引兵来援的岳少谦,也说出了这么一句话: “大汉可以无岳少谦,不可无陛下。” 现在刘恪只想说出当时对这一句话,同样的回复: “大汉若有千千万万个岳少谦,便是没有朕,也能延绵万世!” 只是与当时的肆意、逞能不同。 现在的刘恪,直接嚎啕大哭。 汉军诸将,更是无比动容,竟也是一同泣哭。 什么叫君臣相得? 这就叫君臣相得。 将领即使困守孤城,也在准备破敌之法,坚信援军会抵达。 皇帝更是没有辜负这份信任,不远万里,率军来援。 想都不用想,这样的双向奔赴,臣不负君君不负臣,同一时刻,汉军将士的忠诚度,直接拉满了。 刘恪很快就止了哭声。 要不说李世民咋那么爱哭呢? 【嚎啕大哭】的感染力,确实好用。 尤其是这么一番大胜,直接来到了巅峰,再配合【忽悠】或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直接起飞。 刘恪定了定神,道: “岳少保,朕去岁选妃,朝中文武,乃至世家贵族,全都为朕送上了贺礼。” “伱为何没有送?” 岳少谦一时间摸不着头脑,老实巴拉的: “臣当时不是派遣快马,将康海郡大捷的消息,呈秉给了陛下吗?” 这就是他的贺礼。 刘恪颔首,以岳少谦的两袖清风,给皇帝送真金白银的贺礼,等于让家里断粮几年。 他就是在选秀之后,收到的康海郡捷报,自然知道其中的意思,将捷报作为贺礼,完全符合岳少谦的性子。 不过刘恪还是顺着岳少谦的话,说了下去: “那岳少保你又可知,朕将朝中文武、世家大族送来的贺礼,都以两倍之数,奉还了回去?” “这” 岳少谦惊疑一声,他完全不关注这种事情,根本不知道: “恕臣不知。” 刘恪哈哈笑道: “那今日,你便知道了。” 他扯着叫门天子级别的大嗓门,对着三军将士道: “岳少保以一封捷报贺朕,朕将以两封捷报还之!” “其一,乃交州大捷,灭交趾国改为交州!” 其二就是这一仗了吧? 将士们无不是心中感动,当今天子,已经做到了为人君的极致! 刘恪四下一望,顿了顿,声音又大了些: “其二,乃高州大捷,灭东胡大可汗于高州!” 众将士愣了愣。 如今只是小胜一场,东胡兵马依然有着十余万,谢桥的桥头堡还和逐溪县下的土墙连成一片,东胡人仍旧占据优势。 他们很快就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这封捷报,还在准备之中。 但一定会有! 因为这是对将士们的回礼! 一个饼直接吃得饱饱的。 “陛下威武!!” 众将士情不自禁的呼喝起来。 刘恪伸手回应: “汉军威武!” “陛下威武!” “汉军威武!” 声浪此起彼伏。 连回营整军的乞颜思烈,都被惊动了。 “这刘雉儿.” 亲自在营中整顿三军将士的乞颜思烈,感慨万千。 听了汉军传来的呼喝声,一应乞颜部将领,也是眉头紧皱。 乞颜宗元率先道: “汗王,汉军士气高涨,只怕不好对付。” 难免有些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但这也是东胡人不得不面对的事实。 “哼。” 乞颜真将长枪往地上一插,他也有些被打得怕了,刘雉儿太猛了,基本算是将他手中的铁浮屠,给废了。 乞颜买更是默不作声。 呵,不只是乞颜大显败了,你们都败了,我败走的理所应当。 乞颜思烈看了众将一眼,将领都是如此,下头的寻常士卒是何想法,显而易见。 他也不恼怒,淡淡道了声: “那刘雉儿固然骁勇无比。” “不过其每战必亲临阵前,冲锋杀敌,长此以往,难免为流矢所伤,必有闪失。” 这么冲锋在前,是个人都要叹一句高祖之风。 可刘邦冲锋在前的时候,就没出过乱子吗? 当然出过。 刘邦当年在阵前,狂喷项羽,那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