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抽象天命,你千古一帝_第241章:三渡汝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1章:三渡汝水 (第2/7页)

/br>
    “纵然无法脱身出走,也能多撑上四五月。”

    “到时候等到开春,方便进军,无论是岳少保率大军汇合,还是狄邯将军攻取宛城、新野,都能反过来围剿东胡人。”

    “一切布置,不过覆手间可破!”

    说是这么说着,不过一向胆略出众的种轩,都觉得只能依仗外部支援,陷入如此被动的境地,也足以说明当前局势有多么恶劣了。

    刘恪手指敲击着桌案,身旁的鲲烛火光在轻微颤抖,映照出他脸上阴晴不定的光影。

    “算上城外的归义军,我等手中可战之兵,仅有万余人。”

    “想要突破各地驻守的东胡兵马,着实不易。”

    “不过既然城中粮秣,仍够三月可用,那便先等上一阵。”

    他目前也没什么好办法。

    本来是打算,等到岳少谦派来将领之后,仗着归义军的坚韧意志,来一次急行军,直接打到荆北蒲前部大军的后方。

    然后配合前方的岳少谦、狄邯所部,前后夹击。

    直接将蒲前部派往荆北的大军,给一口气吃掉。

    到时候无论是继续在汝南搞事情,还是攻取荆北诸城,直取襄阳,都能进退自如。

    甚至还能够分兵两路,双管齐下。

    但全翼悄无声息的,将将整个豫州的兵马,都聚在了汝南,这就让人极为被动了。

    以归义军的万余兵马,极难突出重围,局势很不乐观。

    以种轩的文武双全,也觉得确实只能先等一阵子:

    “不过全翼此番调动,并非万无一失。”

    “豫州兵马齐聚汝南,其他各处布防便会极为空虚。”

    “陛下早前一步,让陈瑞去往普六茹部,让普六茹部出兵,陈兵于豫州之南,威胁蒲前部南方。”

    “一旦普六茹部发兵,即便无法攻城略地,也能让全翼不得不再度调兵提防。”

    “如此一来,我军在汝南郡的压力,也会顿减。”

    种轩虽然不知晓普六茹阿摩的为人,但以目前的局势来看,蒲前部理应会出兵。

    毕竟东胡八部的内乱,才是大汉北伐的基础。

    即便普六茹阿摩不当好大儿了,见着豫州空虚有机可乘,也必然会发兵,再不济也会出兵威胁,为自己换取一定利益。

    甚至不仅仅是普六茹部,在蒲前部这么倾力调兵,对抗大汉的同时,后方必然空虚。

    东边的慕容部,也应该有一定动作。

    “那就再等一阵子。”

    西平县中的君臣,暂时达成了一致。

    以汝南的东胡兵力分布来看,他们固守在西平县,是有一些被动。

    但他们现在确实也需要更多的情报,更多的兵马,以及更优秀的将领。

    可一旦指望普六茹部的时候,他们就一定会让人失望。

    张淮阳是如此,乞颜思烈是如此,种轩也是如此。

    普六茹部在让人失望这方面,从来没有让人失望。

    半月之后,已经是十二月末。

    刘恪并没有等到什么好消息,局势反倒是越来越差劲。

    敬道荣虽然抵达了西平县,但与此同时,还有一场大败。

    他确实是抄小道,领着三千兵马,成功突破了东胡人的防线。

    但按照岳少谦的布置,没有急着去往西平县,而是稍微在西平县以西的舞阳县,绕了一绕。

    同时选择出兵攻打舞阳县。

    这是一个绝对正确的选择。

    岳少谦虽然不知道,全翼在汝南郡之中的四面埋伏。

    但他隐隐猜到了可能性,同时选择了一个,最为稳妥的做法。

    只要敬道荣成功拿下了舞阳县,舞阳和西平就能够连成一片。

    同时只要在道中,修建大量栅寨,就能像一颗颗钉子一样,扎在了蒲前部大军的必经之路上。

    哪怕做不到前后夹击蒲前部大军,也能极大影响到蒲前部的粮秣运输、兵马调动。

    而且有两县之地互为犄角,刘恪与归义军,也算是彻底安全了。

    但战略很美好,实际执行起来,却失败了。

    因为敬道荣没能拿下舞阳县。

    所部兵马也因为经历一场大败,一个个垂头丧气,萎靡不振。

    蒲前光甚至都没有派兵去阻拦这支兵马,任由其与西平县的归义军汇合。

    毕竟这群败军就是去西平县吃干饭消耗存粮的,没多少战斗力。

    “那聂羌好生厉害,虽说其人在听闻末将大名之后,被吓了一跳。”

    “可纵然是末将,百十个回合之间,竟也拿他不下来。”

    如果不是敬道荣浑身带伤,还中了几箭,刘恪真就信了这等鬼话。

    敬道荣的统率有69,武力值有88。

    虽说不能独当一面,但率军突袭一个小县城,几乎是万无一失。

    但依然败了这个“聂羌”手中,可见其能力不俗。

    而且能让无比自信的敬道荣,说出“竟也拿不下来”这种话,说明聂羌真的有点不一般。

    “臧卿,这聂羌是何人?”

    刘恪转而问向臧礼,有个悉知蒲前部情报的内鬼,还是挺好使的。

    臧礼听闻聂羌之名,便是一震,眉宇间,甚至生了几分惧意:

    “那聂羌堪称万人敌。”

    “末将当年在泰山时,曾有三个结义兄弟,武艺都在末将之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