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家族的诞生_第504章 【长江集团中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04章 【长江集团中心】 (第1/2页)

    港岛家族的诞生正文卷第504章【长江集团中心】4月,港府宣布:由国际货柜、现代货柜共同发展六号葵涌货柜码头。

    六号葵涌货柜码头一共是4个泊位,是比较大的货柜码头。

    国际货柜,是和记黄埔旗下的全资企业,目前持有二、四号货柜码头的总计6个泊位全部权益,其中四号货柜码头是4个泊位,而二号货柜码头是和记黄埔从日本大山船坞手中买下的。

    现代货柜则是多家财团所有,包括多家欧洲航运公司,九龙仓集团亦有百分之十的股权,和记黄埔亦持有少量的股份;持有的货柜码头包括三号货柜、五号货柜码头。

    至于一号货柜码头,则属于环球集团、海陆联运的合作企业。

    也就是说,林志超的旗下企业,大概已经掌握了葵涌货柜码头的七成权益。

    和记黄埔。

    会议室里,马世民建议道:“如果拿二号货柜码头,去交换六号货柜码头的半数权益,我们再斥资20亿港币投资六号货柜码头,这样我们将更加有利!”

    六号货柜码头,是4个泊位,但是它的面积却不知二号货柜码头的两部,地皮也是钱的,后期可以修建货柜大楼等商业建筑。

    所以用建好的二号货柜码头,去交换未建好的六号货柜半数权益,从长远利益来看,对和记黄埔有利。

    林志超只是短暂的思考,便同意道:“这个计划可行!现代货柜的股东分散,他们未必想追加投资,有现成的‘现金奶牛’,我想现代货柜一众股东会欣然答应的。而对于我们和记黄埔来说,未来投资葵涌货柜,是重要的投资战略,甚至还有投资海外的货柜码头.这种基建航运,利润长期稳定,无疑是非常好的投资项目。”

    众人不得不佩服老板的果断,他们提出什么投资项目,这位老板大多数直接就同意了,丝毫不拖泥带水,瞻前顾后。

    马世民点点头,说道:“我们四号货柜拥有香港最繁忙的业务,其本身业务继承于原来我们位于紅磡、北角和观塘3段货柜码头业务,姣好的表现。而一旦六号货柜投入使用,主要业务可能将来自内地航运公司。”

    1974年,黄埔船坞和均益仓夺得四号货柜的发展权,遂將其位紅磡、北角和观塘3段货柜码头业务全部迁往四號货柜码头,並重新命名為香港国际货柜码头有限公司。

    这就是国际货柜码头的来源,之后又收购了日本大山船坞的二号货柜码头。

    马世民看好货柜业务,和林志超的想法当然是不谋而合。

    “今年,内地就有望取代美国,成为香港最大的贸易伙伴、进口来源第一名、转口贸易第一位,香港产品出口市场第二名.基于这些前景分析,和记黄埔只有发展好在香港的项目外,才考虑进军海外。当然此次投资日本,算是战略投资之一,但不影响我们立足香港的观点。”林志超重申发展战略,免得旗下高层摇摆不定。

    海外发展当然要发展,但一定要在香港立足起来才行。好在如今的和记黄埔,年利润可达15亿以上,并且还在继续猛增,预计五年之内可以翻一倍以上,当然这是经常性盈利。

    目前,和记黄埔的很多业务,实际上已经要朝着海外发展,因为本地已经达到了‘垄断地位’,比如屈臣氏这个零售集团,目前就在让百佳超市去东南亚、台岛发展。

    接下来,林志超询问道:“和记电讯今年推出移动电话的工作进展如何?”

    和记电讯目前是香港第一大传呼企业,拥有100个传呼站,20万客户群,占整个市场的70%。而今年更是要成为第一个推出移动电话的企业,发展可谓神速。

    电讯这个产业,在香港是非常赚钱的,大东电报局和香港电话公司在今年三月份合并,拥有上万的员工,规模宏大。这是因为香港的长途电话非常的多,不管是企业和市民,人均电话数量都位居世界前列。特别是有些企业,一年电话费可能都是几十万港币。

    当然,长途电话和市区电话,统称为固话。目前这个业务受专营权保护,隶属大东电报局,本地企业香港电话也被其收购,所以大家进入不了这一行。不过随着玖柒临近,怕是这个专营权也会受到挑战。

    马世民说道:“没问题,将在八月份正式推出,一切准备工作都有条不絮的进行。”

    和记电讯的负责人,还没有资格进入这个高层会议,他便代理回答老板的问题。这时候的马世民也明白,老板对电讯产业非常关注,这个他要重视。

    老板看似将和记黄埔、港灯交给他管理,实则老板非常的有规划和想法,他是要坚决配合老板的规划的。在这之外,他才可以为企业增加新的经营点。

    林志超最后说道:“地产业务呢?”

    随即一名华籍高层回答起来:“本月底,黄埔花园推出第一期项目,单价为698港币每平方尺以上,共推出412个住宅单元,约28万平方尺的楼面.除此之外,我们在日本事业部,已经物色两幢综合性商业写字楼,目前正在进行商谈,预计总价为3.5亿美金.”

    不是东京的商业综合性大厦够便宜,一幢也才12亿港币,而是东京商业综合大厦都不高,一般也就不到十层,商业楼面也才不到20万平方尺,在香港就属于中小型大厦。

    这样一幢中型大厦,就算是中环,现在的价值也只剩下5~6亿港币。目前,东京的楼价还是高过香港的。

    当然,接下来几年才是增长的最高的时候,物业也涨得厉害,日元也涨得厉害。

    “嗯,日本的投资,属于战略性中期的投资”林志超说道。

    整个会议室,华人就只有林志超和和记黄埔的地产负责人,所以他也是说给各位高层,大家的精力无需放在地产上,和记黄埔不会是一家地产公司。

    就算是投资日本的资金,也不过是一项中期投资。

    中银大厦在4月正式动工,随后长实集团也宣布在皇后大道1号地盘上兴建‘长江集团中心’。

    长江集团中心最终设计方案,是林志超根据前世的‘世界贸易中心一号楼’样子来‘学习的’。

    高度方面:一共是62层楼,再加上一个83米的‘自由塔’。如果算塔的高档,只比中银大厦低1米,这是林志超谦虚,也有内敛的意思;如果不算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