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6 面谈无果 (第1/2页)
梁周盯着茶杯上淡淡散发的白雾,平静说道:“宋总如果答应,今年内,铁板烤鱼乐队能录出一张专辑。” “摇滚青年,讲哥们义气,我很理解。” 宋皓有些头痛,转而望向玻璃窗外来来往往的身影,随口提起了更深层一点的逻辑。 谈钱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和他聊音乐嘛。 “梁周,你是聪明人,有没有想过,这样会让你陷在地下摇滚圈,出不来?词曲人,都有创作高峰期,过了那个时间段,再想回头,或许会错过时代发展给出的机遇?” 说着。 他两只手臂环了个圆圈,再用食指拇指比划了个小圈:“相比流行乐市场,地下摇滚圈,争来争去就鸡蛋那么大!” 梁周心中一跳,不愧是老牌唱片的高管,很有说服力,“还请宋总指教。” 宋皓自乐队解散后,一直待在音乐圈发展,遇到过很多摇滚青年。 一聊起流行乐,那些人大多会脸露鄙视,来彰显自己的摇滚态度,即使穷得都揭不开锅了、靠着女友或富婆来养了,还是拐不过弯。 偏执,害人! 这种虚心受教的情形,倒是少见,正好打压一波。 “你创作的四首作品,在地下摇滚圈,确实算好,如果放到整个音乐市场,又能得到多少听众的认同?我敢肯定的说,基数不大,10到20个人里面,能有一两個人喜欢!梁周,不是每一位听众,都是乐迷,会去关注配器巧不巧妙,不要被地下演出的氛围所迷惑,凭你的写作能力和嗓音条件,尝试流行摇滚的风格,去得到更多听众的喜爱,或许更合适?” “宋总的话很在理。” 梁周被捅了一刀,面不改色,拿捏了力度,轻轻反捅回去。 “我也想谈一点自己的见解,音乐市场的主流,受众在15-35岁之间,年轻人的喜好,变化非常快,而贵公司现在的情形…” 说到这里。 他停顿了一下,觉得应该收些力度,留下些想象空间,不要见血为好,缓缓说道:“想必我去了贵公司,不管是做地下摇滚,还是流行摇滚,都很难得到有力的支持吧?” 宋皓脸色微变,手持茶杯,慢品。 受众群体是年轻人… 星碟唱片现在的情形… 内里的意味不难猜出,简直都点到他的心坎上了! 几年来,星碟唱片渐显颓势,和公司高层有很大的关系,一家成立近20年的家族企业,高层没有大换血,自然由50-60岁的群体,来决定公司的发展。 50-60岁的群体,都快退休了,能准确把握年轻人的喜好? 供需双方的年龄差,有二三十年,公司高层大力度支持的作品,跟得上音乐市场的激烈变化? 想到这里,就…心塞。 这小子,真是刚毕业的二十二岁大学生? 宋皓面色不变,意味深长道:“十八线的艺人,去担忧上层结构,是白费心思,不如专注自己的业务。” 梁周点头,带着歉意说道:“宋总,如果贵公司暂时不考虑签铁板烤鱼乐队,我需要时间考虑。” 宋皓没有丝毫恼怒,和他握了握手,起身相送。 “我随时等候你的答复,小样出来后,立即发给我,不然,我光靠一张嘴,很难让公司的人信服。” “多谢宋总,小样出来后,我第一时间给您寄去。” 梁周微躬了腰,连连保证。 宋皓望着那道高挺的身影出了酒店大堂,才乘坐电梯,回了客房。 昨夜的酒劲,还没有完全褪去。 他懒躺床里,暗想:“年轻人嘛,心高气傲,总会把自己看作是这个世界的主角,指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