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4 《Magic Waltz》 (第1/2页)
刘清诗一看他手型,知道了他的底细,“你不会钢琴呀?” 梁周点了点头,“不会。” 前世生于工薪家庭,这一世也出自工薪家庭,两世的父母都没有资产阶级的小资化倾向,不会打小培养子女的艺术气质。 也无所谓了。 没吃过猪rou,总见过了猪跑! 一指禅,在钢琴的低音区DoDo、ReRe、MiMi、FaFa的找音阶,记下了黑白琴键后,勾起食指,敲敲打打。 音乐这行当,有个好处。 学通了一门乐器,用别的乐器,只要不涉及复杂的技巧和手型、手速,多少能捣鼓点声音出来。 所以,见到那种会演奏很多门乐器的乐手,真的没有必要羡慕。 这种人,不少见。 乐手间的差距,是各人对所擅长乐器的极细微掌控。 比如玩电吉他,一定会“推弦”,绝大多数乐手只能说是会“推弦”,仅有极少数乐手,他一使用“推弦”,就能被乐迷辨认出来,将技巧修炼成自己的演奏特征,这就是乐手与大师之间的差距,像前世的B.B.king,推弦用得如火纯青,让人听了心都要融化了… 话说回来。 刘清诗打小练习钢琴,音准极好,听过两遍,轻轻松松在中音区弹了出来。 DoRiMiDo, DoRiMiDo… 她看着那张俊朗面容,神色古怪。 “这是什么呀?” “《两只老虎》。” 梁周板着脸说道:“你现在的情况,最适合玩这种成熟酷炫的曲风!” “二周哥哥,这是写给小朋友的歌吧?” 刘清诗很有音乐素养,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她也学会了一指禅,竖着两根食指,敲打的噼噼啪啪,玩得不亦乐乎:“好欢乐!” 钢琴,似乎都在震动。 单调的旋律,来来回回,总是很洗脑。 这栋楼,有悠久的历史,做隔音的时候,后勤或许偷过工减过料,反正不太隔音。 隔壁那妹纸正练习一组变奏曲,深受乱鼓捣的儿童音乐的毒害,直接把一串16分音符飙飞了,“咚咚咚”敲墙抗议:“诗诗,你就绕过我吧!” 楼下也有妹纸很恼怒: “齐溪,又是诗诗?她是三岁小孩吗?” “诗诗,你还是给鬼片配乐吧,多少能听…” “…” 很显然,前世十几亿人熟悉的经典儿歌,在武陵国出师不利了。 主要是听众类型,二十岁左右的大学生,很不对口。 去了幼儿园,或许能在3-6岁的小朋友面前装逼! 梁周有创业大计,况且现在的收入熬三五年足够买车买房,没有当幼师的觉悟。 他还想挣扎挣扎,拯救一下内心阴郁的女乐迷:音乐嘛,要有阳光。 忽悠道:“我的《墓志铭》,你能扩展做变奏,《两只老虎》,为什么不能做变奏?诗诗啊,这段旋律很简单的,凭你的演奏水平,加快节奏,一定行的!” 旋律的扩展,知道点乐理就行,对乐手来说很常见。 比如你哼出一段旋律,乐手将这段旋律,变成两段或无数段旋律,要求就是扩展出的旋律,一定是以你的那段旋律为框架, 前后的旋律,风马牛不相及,可以判定为扩展失败。 刘清诗直直摇头,“大哥,旋律的底子放在那呢,我想象力有限,变不出来,我给你弹《幸福》,好不好?” “告辞。” 梁周起身就走:这妹纸,没救了! 《幸福》本就有些梦中呓语的荒诞,勉强算是正常的作品,经过她神经质的改编,不定会把人吓成精神病。 好不容易穿越一回,不能遭那罪。 右手却被人一把拉住了。 身后的语声很大胆,也很大:“二周,你非礼…” 妹纸很难缠! 梁周的嘴角微抖,好是后悔:摇滚女乐迷群体,内心有澎湃的激情,牛鬼蛇神参差不齐,招惹不得。 往后晚上演出的时候,一定要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