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千里外可驭一屋,也能辖万疆之地了 (第2/3页)
真是对他关注太少,于心有愧啊。” 冯大宝正欲开口被赵佣煦打断:“走,进去看看吧。” 走进东五所后,建安皇帝颇为意外。 他发现里面放着许多绿植,哪怕临近冬季,仍旧一片生机盎然,各方面仍旧收拾得井井有条,一尘不染。 一般来说,一旦皇子搬出皇宫之后,他的住所哪怕有宫人日常打扫,也会迅速破败下来。 就在他疑惑的时候,太监王保从房间拿着水洒走了出来,见到站在院中的建安皇帝顿时大吃一惊,急忙走了过来,跪拜道:“奴才参见陛下。” 冯大宝小声介绍道:“这是武王殿下的贴身太监王保。” 建安帝好奇道:“这屋子怎么回事?” 太监王保道:“回禀陛下,这是武王殿下临走之前的交代,让奴才照看。殿下平日喜欢清净,所以奴才就自作主张搬了些绿植进来。” 听完前因后果之后建安皇帝感叹道:“窥一斑而知全豹。朕这老五千里外可驭一屋,那么将来辖万疆之边也是举重若轻了。” 跪在地上的太监王保全身剧震,心中更是如惊涛骇浪一般,根本无法停歇。 建安帝话中之意分明就是想拟定自家殿下为继承人了。 他身在皇宫中,对外面发生的事一概不知。 但他知道自家的殿下是极不寻常的。 以自己殿下的本领,想必又做出了许多惊世骇俗之事。 “你做得不错。”建安皇帝随口夸奖,在东五所信步走了起来。 太监王保建安帝赵佣煦的身后陪同。 一边走着,建安皇帝一边询问赵弘明儿时之事。 王保也都一一做答。 他能感觉的出来,建安皇帝是在有意了解赵弘明,在拉近跟他之间的距离。 在那个瞬间,王保有种错觉,仿佛眼前这个男人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帝国掌舵人,而只是一个普通的父亲。 “你见到父皇去了老五的住所,还停留了两刻之久,出来的时候脸含笑意?”四皇子赵弘礼朝自己的贴身侍卫严身问道。 贴身侍卫如实说道:“是的,殿下。这都是在下上午的时候亲眼所见,如今下值了,便来立刻告诉殿下。” 赵弘礼脸色变得更加严肃,再联想到赵弘明在颖郡所做的种种,一股浓郁的危机感瞬间笼罩在他心头。 再这样下去的话,太子之位怕是要离他越来越远了。 他不由的情绪变得烦躁。 “殿下,有陛下圣旨。” 屋外传来太监的声音,四皇子赵弘礼紧忙走了过去。 来的是冯大宝身边的传旨太监。 赵弘礼客气行礼,恭敬道:“儿臣接旨。” 传旨太监笑意盈盈,摊开圣旨朗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四皇子才德兼备,端庄稳重,深得朕心。朕思量再三,决定封四皇子为泰王,以示朝廷之恩。自即日起,四皇子暂在大梁辟府,宜勤学修德,以垂范子孙,光大门楣。 朕命泰王宜承担重任,护卫国家,行王者之道,扬皇家之威。宜谦虚谨慎,勤政爱民,恪守本分。钦此!” 封泰王了! 还在大梁辟府,没有封地? 四皇子赵弘礼的脑子嗡的一下,就好像炸开了一样,没有丝毫的准备。 父皇这是什么意思? 到底是让他出局,还是愿意给他太子之位? 若让他出局,为何不让他在外就藩,若给他太子之位,为什么要给他封王? 四皇子赵弘礼此时的脑子已经彻底乱了,完全猜不透建安帝的心思。 “四殿下?!” 传旨太监见赵弘礼有些走神,轻轻唤了一声。 赵弘礼如梦似醒,急忙反应过来:“儿臣接旨。” 送走传旨太监之后,赵弘礼拿着手中的圣旨脸色的表情变得阴晴不定。 半晌后。 他开口说道:“来人,替本宫去一趟霍府。本宫想三日后,约霍小姐游湖。” “是,殿下。” 赵弘礼眼神闪动。 据他所知,这一次颖郡的战事当中,东军那边霍家的损失不小。 霍家怕是对赵弘明没有好感。 若自己想要跟霍家联手,凭借冯家和霍家实力,想必自己的这五弟有通天的本领也没有办法跟他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