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酬勤:我的武道没有瓶颈_第35章 建安帝定登基之日,大臣惨遭打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章 建安帝定登基之日,大臣惨遭打脸 (第2/3页)

r>    这部分钱完全属于皇帝个人,随便怎么花,也没有人管得到。

    据他所知,一开始铸造兵刃的时候,所耗费都是从魏国皇室的内库中支出,直到建安帝一朝的时候,才有所改变。

    国库会承担一些。

    所以魏国前几任皇帝都内库紧张,过得都是了紧衣缩食的日子。

    有的时候他们为了维持自己的生活,甚至都会增加一些特别的税收,并且将这部分钱全部归入他们的小金库当中,以维持生计。

    赵弘明身在皇家中多年,对这里面的道道门清。

    此次正一门之战,他所获颇丰,功劳全在于他,而身为太子也有为国献力的义务。

    但这也不代表着他会傻乎乎的把所有的缴获尽数缴给国库。

    修炼一途,财侣法地,财为第一。

    没有充足资源支持,他也好,魏武卒也好,在武学实力上的精进都要受到约束。

    更别说,以后他要做的事还有很多。

    国库的愿石、财物,进去容易,想要再拿出来可就难了。

    赵弘明觉得,还是留个心眼为妙。

    关于攻破正一门的消息,被赵弘明有意封锁着,知道的人并不多。

    不过,对于萧伯龄、洪道文、于和正等一干建安朝老臣来说,他们一直紧盯着赵弘明攻击正一门一事,打听到一些风声并不难。

    当他们知道,赵弘明连杀三位长老,控制住了正一门后,无不骇然。

    其中洪道文更是如热锅上的蚂蚁,急躁不安。

    “这下殿下捅了马蜂窝,整个魏国的武学势力怕是都要不安分了。接下来的魏国可要如何是好?”

    在他眼里,正一门就是武学圣地一样的存在。

    分布在外的武夫,不知凡几。

    这些武夫知道师门遭遇危难,怎么会善罢甘休?

    一个个都将会是潜在的隐患。

    两百多年下来,正一门的这些武夫在天下各地扎根,有不少都在当地发展的堪称一霸。

    更别说,还有其他那些大大小小的武学势力以及虎视眈眈的五国。

    要是合力对魏国朝堂发难,他们根本就没有抵挡的可能。

    如今的天下都是武学势力在上,皇家王室在下。

    太子殿下挑战的,可是天下的秩序啊。

    说捅了马蜂窝都是轻的。

    可惜,事已至此,他再说什么都晚了。

    “太子殿下,还是太过年轻气盛了。”

    ……

    魏国皇宫,乾清宫,早朝开始。

    晨曦透过琉璃瓦屋顶洒落在铺满“金砖”的殿内。

    赵弘明作为当朝太子,摄政治国。

    他坐在龙椅旁,眼神严肃,审视着下方的朝臣。

    年轻的脸庞上透着一股威严之气,目光中充满了果决。

    作为武夫的他身姿挺拔,全身气血汪洋如海,宛如一个火炉。

    稍微靠近,就能感受阵阵暖意。

    在这十月天里,依旧穿着单薄。

    “各位大臣,今日可有事禀报?”赵弘明温和而坚定地问道,他的声音在殿内回荡,充满了权威。

    下方的一列大臣们纷纷向前。

    工部尚书陈谋首先发言道:“殿下,臣最近动员了一些民夫,已经将大梁城外的大堤都加固了一遍,并派了民兵巡防。现如今,浞河大堤已经无碍。受灾的民众也已及时得了救济。”

    赵弘明点了点头道:“陈大人做得很好,辛苦了。”

    “这都是微臣应尽之意。”

    说完陈谋便退了回去。

    就在这时,中书左丞洪道文站了出来问道:“殿下,微臣听闻您前些日子进攻正一门,并且派大军控制了正一门,不知道此事是真是假?”

    赵弘明一听,就知道正事来了,当即打起了精神,他点头说道:“是有此事。”

    中书左丞洪道文听到赵弘明的承认之后,立刻跪了下来说道:“我大魏社稷危矣。望殿下尽早的从正一门上撤军,现在还有回旋的余地。”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出现了一丝哗然,纷议论起来。

    他们都在朝堂上呆了许久,知道洪道文话中之意。

    正一门在魏国存在两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