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我的文艺时代_第190章 担心个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0章 担心个毬 (第2/2页)

林为民说的脸上闪过几分羞赧,随即心中生出一股豪气。

    可不是嘛!

    这可是自己要带进棺材里的作品,写的不好又怎么样,大不了再来一遍,这辈子就跟它死磕了!

    “为民,你说的没错,就该这么干!”

    有了这种决定和觉悟,程忠实的神色坚定起来,那张布满了沟壑的脸上出现了一种一往无前的气势。

    “老哥猛呦!”陆遥赞了一句。

    坚定了程忠实的信心,林为民和他探讨起了他即将创作的这部的细节问题。

    后世林为民看过好几版这部煌煌史诗所改编的影视作品,自问对这部作品还算了解,可聊着聊着他就发现,自己能给程忠实的参考实在是太有限了。

    若论起写作的人物处理、设置矛盾冲突、结构构思,程忠实跟林为民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但他要写的这部很特别,它不需要什么精巧、别致的设计,因为那片生养程忠实的土地早已将百多年所发生一切世事沉浮都埋在了最深处,直等到某个有心人将它们都挖掘出来。

    意识到这种情况,林为民咂摸咂摸嘴,“我就不胡乱给你建议了。故事都在你心里,你就放心大胆的写,如果有想不通的地方了,咱们再交流。”

    程忠实点点头,今天有了林为民的鼓励,他的心中已经充满了创作动力和欲望。

    陆遥此时用艳羡的口吻说道:“真羡慕程老哥你啊!”

    程忠实笑着问道:“我有可羡慕的?说起来也是我该羡慕你才对。”

    陆遥三十出头,便已经写出了《人生》这样火爆大江南北的作品,名气之大,全国皆知。

    相比之下,年过四旬的程忠实写作生涯超过二十年,短篇、中篇发表了不知凡几,真正有一定影响力的作品却少之又少,直到今年在《当代》上连发了两篇中篇《康家小院》和《初夏》才有所好转。

    这样的他,看待陆遥确实可以说羡慕。

    “你要这么说的话,为民才是最让人羡慕的!”陆遥把目光投向林为民。

    程忠实的目光也几乎在同时投了过去。

    看着风华正茂的林为民,程忠实不由得叹了口气。

    日毬的!

    确实让人羡慕!

    三人在房间里谈到深夜,林为民才离开。

    他走之后,陆遥睡不着觉,坐在书桌旁一根一根的抽着烟,他今天被程忠实给刺激到了。

    一个人坐在书桌旁,写写画画。

    房间里的台灯一直亮到后半夜。

    翌日一早,吃了早饭。

    林为民打算带大家到YT市内逛一逛,叫人的时候,陆遥还在呼呼大睡。

    “烂怂!”

    跟程忠实待的时间长了,林为民的嘴里现在时不时的就会冒出几句陕西话。

    烟台属于沿海城市,空气湿润、气候温和,一年中四季分明,却又可以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个生活的好地方。

    《当代》的这群编辑和作家们在这里待了短短几天时间,已经逐渐喜欢上了这里。

    大家外出时总是成群结队,喜欢穿街走巷,偶尔会在大树下的小摊吃一口外酥里嫩的焖子,焦焦的、濡濡的,合着鲜辣的汤汁,一入嘴里,口水就冒出来了。

    他们会去毓璜顶公园,比赛着一口气爬几个来回,爬的快的那个人可以得到回程坐司机旁边位置的权利。毓璜顶公园风景秀美,郁郁葱葱的树木,掩映之间有古风古韵的亭台楼阁。

    因长春真人丘处机而得名的长春湖如今还没有被开发成旅游度假区,来了这里可以在湖边散步到疲惫。

    呼朋引伴,总是能将简单的快乐放大很多倍。

    白天在街头巷尾游逛,傍晚后,东山宾馆变成了大家的归巢。

    有的编辑会拉着相熟的作者聊创作思路,有的作家会手里捧着本书和大家交流心得,有人会聚在一起讨论创作,还有一些不务正业的会拉着大家侃侃而谈,传播各种新潮信息。

    七月的东山宾馆内,多了许多的文气。

    在这样的氛围中,林为民的最新作品《情人》创作完成了。

    他在信纸上落下最后一个文字,心中带着几分怅然。

    将钢笔放下后,他站起身,来到阳台上。

    盛夏,宾馆各个房间的窗户都开着,入耳的声音嘈杂,似乎所有人都在畅谈。

    所有人都处在松弛、愉悦、自由的氛围当中,对于创作者们来说,没有比这更好的环境了。

    对于林为民这个组织者来说,这是一件充满成就感的事。

    今天两更。一家人除了我,全部沦陷,躲不过新冠就算了,流感也跑不掉,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