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3章 我还是年轻了 (第1/2页)
1980我的文艺时代在文讲所的日子第193章我还是年轻了每年八月份的燕京,最是熬人。 林为民从烟台回来,适应了好几天才算是适应过来。 这段时间,《套马人》已经正式上市,首印五十万册的壮举对于国文社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同时对于林为民在广大读者当中的号召力也是一个考验。 社里不时就会跟下面的书店和邮局了解一下情况,反馈回来的信息良好,销售一如林为民之前的作品那样畅销。 有了这样的反馈,社里放下了心。 《套马人》出版,对于林为民来说最大的收获,应该算是稿费了。 五十万册的印刷量,国文社给林为民定的稿费标准是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因为首印的印数过多,所以他获得了千字75块钱的稿酬标准。 《套马人》整部三十万字,林为民收获的稿费达到了22500块钱的天价稿费。 这个数字放在国内如今的文坛,几乎是独一档的,没有任何人能够与之媲美。 那些文坛前辈和泰斗们的作品,因为出版年头太久,稿费标准可能不低,但销量并没有多高。 新冒头的作家里,能跟林为民的作品销量掰手腕的,目前还没有发现这个迹象。 否则国文社也不会冒着蚀本和被批评的风险给林为民开出如此高的稿费标准。 前段时间因为买画,林为民的银行存款几近归零,《套马人》的稿费一到账,存款立刻又充盈起来。 前两天,林为民把在烟台举办笔会时创作完成的《情人》交给了谢明清。 今天,老谢拿着书稿敲响了《当代》的门。 “你这部,我们这边……恐怕登不了了。”谢明清一脸遗憾的说道。 林为民并没有太意外,给谢明清倒了杯茶,“这回你不能说我不想着你了吧?” 谢明清没好气道:“我看伱小子就是故意的,写出这么……这么一部来!” 谢明清没好意思直接用露骨的名词来描述林为民的这部《情人》,林为民嘿嘿的露出几分心知肚明的笑容。 “真登不了?那我可拿给别的刊物了!” 谢明清瞪了他一眼,心中有些不甘。 但《情人》这部确实与《人民文学》的宗旨不相符。 在这个年代的文学爱好者当中,《人民文学》有个别名,叫“国刊”。 可以说,它在政|治意义上代表了一国主流刊物的最高文学水平。 先天的地位决定了《人民文学》可以刊发一些具有政|治倾向的,但像《情人》这样的带有大段大段男女之间动作戏描写的作品,无论如何也不能在其上发表。 这跟作品的质量好坏无关,纯粹是价值观决定的。 谢明清回想着他和卫君怡沟通时说的话,心中充满了惋惜。 凭心而论,《情人》当然是一部好作品,而且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在这部当中,林为民再次突破自己,以女性化视角讲述了一个旧沪上富家少爷与外国落魄官员之女之间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从编辑的专业角度出发,谢明清不觉得林为民在书中的很多描写是过分露骨的,反而认为那些是必要的。 理想中那种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固然是美好的,但放在《情人》当中并不适用。 简和郭玉道的爱情,有精神上的,也有rou体上的。正是因为灵与rou的双重结合,才会让他们彼此在分开一生之后,仍对对方念念不忘。 谢明清到现在脑海中还时不时的会回想到里的一场动作戏,林为民这小子描写郭玉道的屁股,看的他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头子都有点口干舌燥。 就他么离谱,你小子把一个男的描写的那么诱人干什么? 谢明清情不自禁的又想到了一两年前国文社私下里流传的关于林为民的那些流言蜚语。 晃了一下神,他摇了摇头。 “你就是拿给别的刊物我也没办法啊,这玩意,真登不了。” 谢明清说话的时候,一脸苦涩。 林为民拍拍他的肩膀,“没事,下次一定行!” 谢明清被他这一下子搞的哭笑不得,办公室里的同事们也不禁莞尔。 作品发不了,明明应该是编辑安慰作者,到了林为民这,整个给颠倒了过来。 他跟没事人一样,责编老谢急的直想哭。 确定了稿子没有办法在《人民文学》发表,林为民心中丝毫没有气馁,反而跟谢明清沟通起来,主要的话题自然是《情人》应该发表在哪家刊物上好。 以林为民今时今日的知名度,不存在作品发不出去的情况,无非就是选择哪一家发表而已。 《人民文学》受限于本身的格调和定位,没有办法发表,可不是所有刊物都有着“国刊”的别号。 两人正谈着的时候,贺启智突然插了一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