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70章 三联书店的邀请 (第1/2页)
第332章三联书店的邀请 《当代长篇小说精选丛书》在一月中旬上市,首印十万套,放在别的出版社是极为夸张的数字。 但在国文社和《当代》这两块金字招牌的号召力下,十万套属于情理之中。 上市一周时间,书店和邮局反馈良好,虽然还没有具体的数字,但林为民闲来无事去了一趟王府井书店和中国书店。 现在书店都是开架销售了,丛书被放到了书店最显眼的位置,读者们可以任意选购。 林为民站在放着一旁观察了半个小时,购买的读者不在少数,他不觉欣慰的点了点头。 对于编辑们来说,看到自己辛苦工作的成果能够得到读者们的认可,这种成就感并不次于作家们的感受。 周六上班,林为民接到了一封来信。 是作家程建功寄来的,林为民与程建功素不相识,也从来没有书信往来,不知道他给自己写信干什么,带着几分疑惑,他拆开了信。 程建功在信中讲明了他来信的原因。 今年程建功应邀到米国访问,利用过境的机会,在香江逗留了几日,结识了三联书店的负责人潘耀明。 一次茶叙时,潘耀明询问他回到内地后,是否可以代为联系几位内地的作家。 潘耀明希望可以编选几位作家的作品结集,介绍到湾岛出版。 程建功欣然应允,而潘耀明让他联系的作家当中有几位是林为民的熟人,黄安仪、刘心武、谟言、石铁生……总计十位作家都是近几年来冒头的新锐中青年作家。 林为民看完信之后沉思片刻,然后准备给程建功打个电话,辗转两通电话,等了半个小时,才接到程建功的回电。 “是。湾岛方面尚未解除所谓的‘JY’,引入大陆的作品对于出版社方面是有一定风险的,一开始我是有顾虑的。 不过耀明兄和我谈到了现在香江和湾岛文化界的一点情况。随着国内的开放,现在香江和湾岛都在掀起一股‘大陆热’,出版我们内地新锐作家的作品,恰好迎合了湾岛读者们的期待。 为民兄,我在香江待了几天,也见了几位香江文化界的朋友,大家多次跟我提到了你,对你的作品评价非常之高。 《星岛晚报》连载《情人》与《霸王别姬》给你带来相当多的读者,这次《香江文学》发表了的《有话好好说》,走之前我特意买了一期。 ……” 程建功在电话里给林为民解释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又好一顿恭维,林为民也不好意思拒绝。 再说了,作品出版总归是好事,反正给稿费就行。 “只是,我的作品多以长篇为主……” “这一点你不需要担心。湾岛主推此事的是林白出版社,他们打算以十卷本的规模来完成这次出版。” 经过一番商谈,林为民口头答应了下来这件事,但因为程建功只是个中间人,所以后续少不了要继续沟通。 这年头大陆的作家要在湾岛出版作品,绝非易事。 沟通完这件事后,林为民挂断了电话。 下午,海晏找到办公室,请教剧本创作问题,林为民和他谈了两个多小时,直到下班。 下了班,林为民开上车,直奔木樨地。 来到万先生家楼下,林为民下了车,正准备上楼,就听见一个公鸭嗓。 “哎呦,林老师!” 林为民转头望去,是几个月之前见过的冯晓刚。 两人握了握手,林为民不禁问道:“你怎么在这?” “我过来给人送点东西。” 林为民看了一眼木樨地1号楼和2号楼,你小子能往这里面送东西? 冯晓刚冻得耳朵通红,直流鼻涕,一脸热切的看着林为民。 “这大冷天的,忙完就赶紧回去吧,别冻感冒了。”林为民说道。 “没事,我这人皮糙rou厚的。”冯晓刚浑不在意的说道,他犹豫着开口说道:“真是赶巧了,在这还能碰上您。相请不如偶遇,要不我请您吃顿饭吧。” 林为民笑了起来,冯晓刚那点小心思,他怎么可能不清楚。 “吃饭就不必了。” 他抬手看了看表,说道:“这样吧,我这会儿有点事。你明天上午到我单位找我吧,有什么事,咱们到时候再说。” 冯晓刚闻言顿时喜不自胜,忙不迭答应道:“诶诶,好嘞好嘞,没问题,那我明儿一早就去找您!” “行,那就先这样。” 林为民说完跟他摆了摆手,进了木樨地1号楼。 冯晓刚看着林为民进楼的背影,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