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1984_第150章 林芝是狐狸精【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0章 林芝是狐狸精【求订阅】 (第2/5页)

云海,这是我的工作证明。”

    李云海告别陈静,来到餐厅,扫一眼就看到了沈秀兰他们。

    沈秀兰和韩慧真两个女同志,抿嘴直乐,同时端起杯子来。

    他一直没有建厂,就是在等春风。

    李云海正准备大展身手,活动活动筋骨,却看到对方全部开溜。

    他经过综合考虑之后,以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取长补短。

    李云海在西州创立了西海商店,并由此为基地,打造出一个大大的商业王国。

    林芝要工作,年底了,工人文工团的演出增多,她也开始忙碌起来。

    演出结束。

    李云海不得不承认,权力有时候的确让人着迷。

    李云海打开折叠电脑,一边等开机,一边说道:“校长,是这样的,我们商业局信息科,需要对全省的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大中专学校,做一个计算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普及率的调查,统计相关的信息。我今天来到贵校,就是调查这个来的。还请校长抽出几分钟时间,配合一下,好不好?”

    1984年5月,国家发布第67号文件规定,要求在完成指令性计划后企业超产部分的商品价格允许在不高于计划价格20%范围内浮动。半年后,又取消20%的封顶限制,超产部分价格由供需双方决定而不再由国家干涉。

    “不累!这才哪到哪啊?我们训练的时候,那才叫一个累呢!”

    长岛饭店后面的土地,还是一片农田菜地。

    “嘻!糖兔子!你怎么知道我喜欢吃糖吹的兔子?”林芝看到他手里捏着的糖兔子,惊喜的喊了一声。

    至于他俩之间的纠葛,就算是死,也难以切割。

    李云海也不是盲目过来的。

    这次进货,又花了1200万!

    加在一起,他拿出去的资金,达到了4200万。

    耗材生产线,可以在香江那边买到,不过价格不菲。

    李云海忙完工厂的事情,时间也来到了十月底。

    员工招聘多少人?

    这些在建厂之前,都需要考虑清楚。

    不管国营,还是私企,如果需要土地,只能找政署要。

    壮汉一拳打在瘦子的脑袋上,打得对方直呼哎哟,身子却不由自主的扑向壮汉,两个人抱着摔倒在地上。

    因此他想引进德国技术,自建自动化碳粉生产线3条,年产量可达500吨,配套复印机碳粉盒生产线,年产复印机粉盒50万多盒,瓶装打印机碳粉生产线,年产瓶粉100万瓶以上。

    李云海这段时间忙着建厂的事情。

    沈秀兰幽怨的看他一眼,见他不为所动,只得和韩慧真骑着单车回去。

    现在土地有了,公司有了,接下来就是建工厂,买机器。

    对一家刚开始创建,前途未卜的工厂来说,工人的工资,也许就是最大的一笔开支。

    市面上能买到的耗材生产线,质量最好的是德国货,其次是东洋货。

    这是后话。

    这天是天华大厦的奠基典礼。

    李云海则在西州,主持兴建工厂的厂房。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她看到这温馨的一幕,抿嘴笑了笑:“同志,糖兔子多少钱?我拿给你。”

    “可以啊!厂房用地也很好解决,我找我哥,让他划拨土地给我。”

    这是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头发特别的浓密,鬓角虽然有些霜白,但很有精神劲,脸色微黄,无须,头发梳得一丝不乱,穿着中山装外套,不怒自威。

    最后出场的是压轴戏,也是地方戏里最好看、最经典的一段:“刘海砍樵。”

    陈静转过头来,问李云海道:“你挺厉害的啊!刚才那几下子,我都未必能做到。”

    冥冥之中,似乎有一双无形的大手在cao纵着一切。

    李云海找到省建工局的梅纪平,两方谈妥了合作协议。

    柳传治呢,在中关村的一间传达室内开启了他的事业,于是我们有了后来的联想。

    李云海只带上庄勇,两人一车,前往莲城。

    几个最重要的校长室居然都没有挂牌子。

    而不久的将来,这里肯定会成为繁华的街区。

    可是这个学校只贴了普通办公室的铭牌。

    所以这些人虽然嚣张,但一听警察两个字,却立马闻风丧胆。

    他们要建的是耗材厂。

    李云海说,我们只统计数据,那是不行的。就像人口普查一样,必须挨家挨户的走访。

    大厦建成后,将成为全省第一家涉外宾馆,也是全省最豪华的宾馆。

    “李科长,请进!”保卫恭敬的放行。

    两人合伙创建了一家私营工厂,工商注册名为:“四海耗材厂。”

    而四海耗材厂,后续也要追加投资。

    只不过,在这个还不够开放的80年代,有一层干部身份披在身上,可以更好的为他保驾护航。

    李云海呵呵一笑,递了一支烟给他,然后上车。

    她往楼上走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李云海的手。

    那也是一所重点大学!

    一个是“84派”。

    耗材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除了碳粉,还有硒鼓。

    演出精彩纷呈,赢得了一阵阵的掌声。

    李云海的意见是,要做就做最好的产品,如果质量太差,那是自毁招牌。

    李云海和林小凤商量在哪里建厂?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