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菘菜豆腐保平安(四更) (第2/2页)
r> 于是马文升:“我是山珍海味吃腻了。偶尔换换口味。岂不闻有民谚曰,鱼生痰,rou生火。菘菜豆腐保平安?” 常风连忙点头:“部堂高见。” 吃完饭,马文升开启了他的夜生活。 成化朝的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一到夜里就赴酒宴、赏瘦马、听昆曲,极尽享乐。 马文升的夜生活,则是批阅各省都司、卫所报上来的文书,钻研地图。 常风今晚值夜保护马文升。 他看着马文升在一盏并不明亮的油灯下,吃力的翻阅着文书。 常风实在看不下去了。他来到门口,吩咐石文义:“去买几根高烛来。” 不多时,石文义将高烛买回。 常风将高烛点燃,放在马文升的书案上。 马文升抬头瞥了一眼常风,又看了看火光摇曳的高烛:“这个月的禄米、官饷还没发。我可没钱给你。” 常风只得道:“这高烛是锦衣卫那边的公物,不要钱的。” 马文升不再话,批阅文书一直到子时,才去了卧房安歇。 常风腰配绣春刀、挂着蝎子弩,就守卫在卧房前。
这些年,他抄惯了贪官污吏的府邸。见惯了那些满嘴清廉为官,背地富得流油的高官大吏。 马文升这样的清官,他没见过。 今日,常风算是见识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清官能臣。 从古至今,清官少见,能臣更少见。 能集清官、能臣于一身的人,后人通常称之为“国家的脊梁”。 在守护马文升的漫漫长夜里,常风开始思考。思考自己究竟要当怎样的一个人...... 翌日清晨,他护着马文升来到奉门前。 马文升进奉门前广庭参加早朝了。常风则留在了原地。 钱宁走了过来:“常爷,我来接您的值。您赶紧回去休息吧。” 常风打定主意,要为马文升做点什么。 锦衣卫是皇帝的耳目。千户以上可以给皇帝递密折。 常风没有回府,而是回了锦衣卫。他将马文升的诸般清贫,写成了密折,递进了宫里。 下晌,乾清宫内。 怀恩拿着一份折子走了进来:“皇上,常风有密折递进。” 弘治帝道:“哦?朕派他去保护马文升,查刺杀案。难道他已经抓到了刺客,这场刺杀案背后牵着什么惊阴谋?” 着弘治帝翻开了密折。 看完密折后弘治帝震惊了!他没想到他的兵部尚书清贫至此。 弘治帝一脸伤感,他将奏折给了怀恩:“你看看吧。” 怀恩看后大惊:“是老奴疏忽了!没照料好马部堂。” “怪不得他高升回京。老奴让他请吃酒,他回回推三阻四呢。” “老奴还以为他性子孤傲,不愿跟内宦走太近......错怪他了,他根本掏不出酒宴钱。” 弘治帝道:“怀恩,你立即去内承运库拿五百两银子,赐给马文升。” “这马老头儿,有了钱估计也舍不得花。你从中拿二百两,给他买一些上好的陈设家具送去。” “哦对了,再去内官监库房,挑三百根大烛赐给他。” 怀恩拱手:“是。” 弘治帝又指了指密折:“以前锦衣卫递上来的密折,全都是参劾折。” “常风的差事当得好啊。锦衣卫是皇帝的耳目。不光要禀报百官不法情事,也要禀报清官的良校” “伱告诉常风。他的前程,远不止一个千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