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3章 纳妾记(五千字章) (第2/3页)
话的,皇上自会换一批听话的上来。” “用不了两个月,都察院照样人丁兴旺。” “当今皇上是明君。那些不听话的留在京中,只会掣肘皇上励精图治的大业。” 马文升道:“嗯,你的也有几分道理。罢了,问你声过年好。明年接着高升。我先走一步。” 常风送走马文升,回到了厨房。 刘笑嫣问:“钱宁走了?” 常风点点头:“钱宁刚走,马部堂来了。我跟马部堂又了会儿话。” 刘秉义在一旁道:“这才三四,钱宁算是在京里出了名了!我那些文官同僚给钱宁起了个外号——‘钱狼’!” “贤婿你真有本事啊。直接把一条名不见经传的奶狗,提拔成了一头威震官场的恶狼。” 常风道:“哪儿啊。钱宁可不是我提拔的。人家的义父是司礼监秉笔钱公公。皇上是看在钱公公面子上重用的钱宁。” “老泰山,这话劳烦你给你的那些同僚、好友们听。” 常风这是在通过岳丈散布消息:钱宁在京城嚣张跋扈,可不是我指使的。要怪,你们怪他义父钱公公去。 合子蒸好,一家人大快朵颐,自不必。 晚上回了卧房。常风躺在床上,感觉这一年过的不真实,跟做梦一样。 短短一年时间,他竟能在朝堂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要知道,过完这个年,他虚龄才二十三岁。 果然是富贵险中求。若不是成化二十二年那个秋夜里的九死一生,他现在最多是北镇抚司里一个灰头土脸忙着抄家的百户。 也可能连百户都混不上。 刘笑嫣忽然将一个生辰八字帖拿给了常风:“喏,跟你八字很合,看看吧。” 常风看了几眼:“谁的八字?” 刘笑嫣道:“初二你去老内相外宅祭奠,没在家。湘西巷的九姑娘送来的。” “人家送生辰八字来,等于告诉你,愿意给你做妾。” 常风皱眉:“你扔了就是。拿给我作什么?难道是试探我对你的真心?” 刘笑嫣却道:“我没那个意思。京城的官员勋贵哪有不纳妾的?” “如今咱俩成婚两年。你也该纳妾了。不然京里那些诰命夫人们会笑话我是个醋坛子母老虎。” 常风道:“皇上到现在只有张皇后一个女人啊。” 刘笑嫣笑骂道:“你的这话有大不敬的嫌疑。你也敢跟皇上比?配跟皇上比?” “我看这九姑娘人不错。跟我很对脾气。她昨日送生辰八字的时候,顺便还给我送了一张老黄弓。” “据是南宋名将韩世忠用过的呢。” 常风道:“我就算纳妾,也不能纳九姑娘!那女人心眼子忒多。干的又是销赃生意。” 刘笑嫣躺在常风的臂弯里:“算了。你愿意纳谁,不愿意纳谁,你自己做主就是了。” 弘治二年的春悄然到来。 至二月初二,钱宁将京师、留都两个都察院的言官清扫一空。 那些言官大部分被革职或被贬,倒无若脑袋。 载入史册的弘治朝“两京言官之狱”划上了句号。 这场大狱获利最大者,看上去是刘吉。自此之后,两京官员中无人再敢弹劾刘吉。 常风在这场政潮中左右逢源。刘吉感谢他的庇护;钱宁感谢他的提携;刘瑾跟着他沾光升了官,将他视作恩人。 弘治帝更加倚重常风,甚至生出了“朕愈来愈离不开常风”的感想。 常风简直是秦始皇吃花椒,赢麻了。 这日,常风正在值房之中查看出京抄家的账册。 一名力士走了进来:“禀千户。湘西巷九姑娘派人来给您带话。她遇上了大的麻烦,恐怕性命不保。让您去湘西巷救她。” 常风第一反应:应该是九姑娘又收了什么赃物。被刑部或顺府的人抓了。 这倒是没什么。以他现在的地位,随便打个招呼就能救下九姑娘。 赶巧,最近查检千户所抄家抄出了一堆好木器、瓷器、铜器之类的赃物。攒了满满三个库房。 常风正要找九姑娘将这些东西变卖了,分给袍泽们呢。 他干脆骑马亲自去了一趟湘西巷。 哪曾想,湘西巷内风平浪静。九姑娘在四合院里支了一口大锅,炒卷春饼所用的酱rou。 常风道:“九姑娘,你这叫遇上了大的麻烦?” 九姑娘笑道:“我不让人那么,怎么请常阿哥来吃春饼啊!” “今儿二月二,按照你们京城汉饶规矩该吃春饼的。我亲自下厨,这点面子你总要给我。” 常风无奈:“好吧。你请我吃饭、喝酒、喝茶总有十几次了。我总不能一次面子都不给。” 九姑娘将菜端进了堂屋。堂屋里除了那张蔡忠府邸抄出来的拔步床,还有一张饭桌。 九姑娘忙着给常风斟酒布菜,热情得很。 常风吃了两卷春饼,喝了两杯酒,忽然感觉到了不对。 他脸上发热,血气下涌。 九姑娘在一旁娇嗔着:“哎呀常阿哥,你脸怎么红了?是不是开春变热了,你还穿着棉袍?我也有点热呢。” 完九姑娘褪去了外衫。 常风仿佛有虫子入了脑。眼睛死死的看着九姑娘。 九姑娘直接上手:“哎呀,阿哥。你身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