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八章 院内一日 (第1/2页)
自从弄出一个准名医榜,太医院很是热闹了一阵,可热闹也是短暂的。很快还是回归到枯燥的学习中去。 好在太医院与儒学不同,不是只读四书五经,不是只写八股文章。当然到了清代,太医院也是要做“医八股文”的,但至少此时的张介宾他们不需要。 每日讲学时间很少,最多两个时辰。其余时间都是自己看书学习,只有部分医学生可以跟着讲师侍诊。 这日,张介宾在太医院待腻了,想出去透透气,对刚讲完课的徐春甫说道:“徐伯,我在院里苦学一旬,您看,是否带我去一体堂侍诊?” 徐春甫却笑道:“我看你是坐不住了吧?你难道不知道,只有医生才能侍诊吗?你想跟着还是等明年吧!” “徐伯不能特事特办吗?你看我的基础也不算差,整日在这里呆着,不是浪费时间?”张介宾继续争取。 “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很重要,你还是好好的打基础吧。你未来能走多高,就看你现在打下的基础有多扎实。”徐春甫说完就往南走。 “唉,徐伯你先别走。”张介宾赶紧跟上,走过右学房,继续往前走,走在大堂和景惠殿之间,从棂星门前穿过。棂星门是景惠殿的外门。 “徐伯,您知道我的,一没事做就闲不下来,您说当个大夫不治病,那得多无聊。要不您给我找点事儿做?”张介宾走在徐春甫旁边,边走边说道。 徐春甫想了想,说:“实在没事做,你去中楼帮龚吏目修书。” “前些天去了,被赶出来了。龚师说有我们只会帮倒忙,不让我们插手。”张介宾对此也很无奈。 “哦,你们真去捣乱了?”徐春甫好奇问道。 张介宾说道:“哪有,才这么一说就被赶出来了,真是有苦说不出。” 徐春甫点了点说道:“修医书乃是大事,确实,你们经验不足。” “徐伯你怎么这么说?我可听说您当年著《古今医统大全》时,门生子侄都是有十几个参与呢,我们怎么也不比他们差吧?”张介宾却不服气道。 徐春甫笑道:“哈哈哈,每个人都不一样,如同冰法一样,有的人擅用奇谋,而有的人却喜欢堂堂正正,哪能一概而论。但你们经验不足却是事实。” 二人经过棂星门,从大堂后走过,来到南厅御医房。 此时里间并没有人,徐春甫把书稿放好,又走了出来,张介宾也跟着出来。 又一路往东,经过省牲房,张介宾看到杨健的声音,不由一笑,正想过去打招呼,又听南廊房传来一阵惨叫声,一群医士在医士厅里坐着什么。 张介宾正打算过去看看。 徐春甫却说道:“听声音就知道又在互相扎针,自从继洲当了针灸科吏目,马莳来了太医院,这便是常态。” 反正离得不远,张介宾便跑去在窗前探头看了看,只见门窗紧闭,里间有十余位师兄,这俩俩一对,互相扎针。惨叫声此起彼伏。顿时吓了一哆嗦,赶紧离开,生怕也被抓去扎针。 等他再跑回来,也没兴致再去搭理杨健,此时杨健和马夫一起给马喂食,互相之间聊得正起劲。 走过省牲房又转向北边,很快就来到了药王庙,里面也有不少师兄在,不过大多都是医生,其间还有几位医学生,孙出声、姚宏他们也在其间。 当然他们来这不是为了拜药王,而是为了药王庙里的铜人像。前来对照记忆人体xue位,为今后认xue扎针打基础。 “好了,你不是没事儿做吗?要么跟他们一样去认xue位,要么就到后面给药圃锄草。”徐春甫说完,径直去了生药库。 生药库是太医院院内四大重地之一,常年储备有各种药材,平时供应太医院、御药房日常使用,特殊时期更会开放供应整个京城――施医赠药。 里间药物的价值难以估计,多是各地上贡的药材。 张介宾闻言,思索了好一会,才觉得还是去药圃除草。他被刚才南廊房的针灸惨状,吓出心理阴影了,此时还没恢复过来。 来到药王庙后,只见大片空地,那都是一年生本草收后的景象,现在还有人正在除草,松地,为开春以后种植做准备。 这时张介宾看到汤性鲁,顿时喜道:“汤兄好雅兴,课余也来种药东御河。” 说完又看到王鼎新,好奇问道:“王兄何以一人在此?” “此时无课,过来锄草。认识药材的最佳方法就是照顾它的一生。”汤性鲁说道。 张介宾闻言直摇头,根本不认可:“这我可不同意,这些一年生本草还能做到,那些动辄几十年,上百年的多年生本草,你怎么去陪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