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三章 千呼万唤始出来 (第1/2页)
吴崑完医学科举之事,又想起另一事来:“对了,会卿,你头脑灵活,我再给你一件事,你给拿拿主意。” 张介宾一听吴崑夸他,顿时大包大揽道:“山甫兄请,准给你个满意答复。” “这事也和《通制条格》有关,我在翻阅条例时,意外发现一起案例,江南僧徒在搞‘拈阄射利’……” 随着吴崑诉,一起元代版的福利彩票案件缓缓展开,原来江南僧侣为了解决建造殿堂、塔院的资金问题,以数十件极其有诱惑力的物品当作大奖。 向社会广为发布用竹子和木头制作的签筹,最后通过公开的抽签来宣告大奖花落谁家。 这便是‘拈阄射利’,与现代的福利彩票简直如出一辙。每当大奖揭晓当,成千上万的信众手持签筹涌向寺院,风头压过庙会。 “拈阄射利”的盛行,让江南寺庙遍地开花,就连深山老林的古寺也抛弃落后的化缘方式,而采用先进的“拈阄射利”了。 吴崑最后颇有些遗憾道:“由于没有制约,渐渐‘拈阄射利’由集资建寺,沦落为僧人谋财的手段,最终被元庭以涉嫌赌博而取缔。” 张介宾听懵了,这都是什么书啊,医学科举就够震撼了,结果又出来了个拈阄射利。 “这《通制条格》不会是元代版《大明律》吧?” 听到张介宾突然问起,吴崑想了想,道:“应该算是元版《大诰》。” “难怪。”张介宾恍然,这就不难理解了:“这是本好书,我得手抄一份,好好研究一番。” “这事稍后再,你先给我拿主意。”吴崑道。 张介宾笑道:“山甫兄的意思我懂,你是想利用这次大比,也来一次‘拈阄射利’是吧?” “还是会卿懂我。”吴崑大笑道。 “我还不知道山甫兄,十年前就看明白了,医家中最有生意头脑的就是你了。” “当年我们苦哈哈的没钱花,你却到处赚钱,帮龚师修书和一体堂坐诊也就罢了,居然还瞒着大家偷偷参加诗会、灯会赚钱,那日子过得可真滋润。” 吴崑哈哈大笑:“京城开销大,你也知道我,一做起学问来,就双耳不闻窗外事,不攒点钱,我怕饿死都没人给我收尸啊!” 张介宾也笑了起来,相对于锋芒毕露的马莳,他更喜欢这更实在的吴崑。 “实话,这‘拈阄射利’我看行,你想想看,它和猜灯谜又有什么区别,举办这么大的活动,收取一点润场费有何不可?” 到这,张介宾嘿嘿笑了起来:“我看也不止和尚有头脑嘛,你看看灵济宫的那些道士,多会利用讲学赚钱,现在都不在乎那点香火钱了。” 吴崑一听也笑了,灵济宫的道士一向不务正业,热衷于请人讲学,每次数千饶入场券,贵宾席什么的,弄得是明明白白,除了张居正上台沉寂了十年,做回晾士本职。 可张居正一死,又恢复原样,那日子过得可比广福观和白云观滋润多了。 广福观和白云观可不是普通道观,前者是大名鼎鼎的道录司所在地,管理下道教事。后者是全真教祖庭,下全真教众的圣地。 但若在京城官场、文坛的地位,广福、白云加起来也抵不过一个灵济宫。 灵济宫的道士在讲学建设这一块,长期霸占榜首位置,直到多年后才被首善书院取代。 “第二甲第一名……” 二人聊得起劲,完全忘了这是在看榜现场,完这些二人开始讨论起如何借助这次全国大比来拈阄射利。 他们虽然没在意,可现场却突然响起一阵阵热议来。 张介宾正着突然被打断,好奇问道:“赵兄,这是怎么了?” 赵凤翔兴奋的道:“俞尧日高中二甲第一名。” “哦?这都二甲第一名了,你呢,应该也进了二甲吧?”张介宾没想到这么快,随口问道。 “唉,高手太多,我没入二甲,只是三甲第三名。”赵凤翔摇摇头道。 “二甲第一名大家都这么激动,一甲不还得疯了?”张介宾话一出口,现场又热闹起来。 大家都在高喊着“吴崑”、“吴吏目”,简直比自己高中还兴奋。 “山甫,恭喜你高中一甲第三名,实至名归。”张介宾一听吴崑中了一甲,也为他高兴起来。 吴崑哈哈大笑,对于这第三名,他还是挺满意的。 “就剩两个名单了,我不会落榜了吧?你们有听到我的名字吗?”张介宾这时也有些担心起来,先前只顾着话,没听陈实功读榜,在他想来四大青年医家包揽前四都正常。 吴崑一听就乐了,而读榜的陈实功也很会把握节奏,越到前面几个名次念得越慢,吊足了众人胃口。 “这毓仁兄也真是的,要不是只剩两个名单,人又这么多,我直接就挤上去看个够。” 张介宾见陈实功兜兜转转就是不念最后两名,气不打一处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