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革宋_第138章 泰州往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8章 泰州往事 (第2/2页)

间,他“食不甘味,宿不安席”,刻苦钻研学问,只为能够东华门唱名,一展心中抱负,重振胡家声望。

    岂知上天作弄,他一连六次不中,他明年就四十岁了,已经心灰意冷不愿意在科举上面浪费时间,但心中的抱负让他不甘就此沉沦,因此打算回到家乡办学校,就像应天书院的那样,他想改变现在大宋这种重科举,轻学校的文化方向。

    只是世事艰难,当他真的抛弃一切回到泰州时,却又迟迟不敢进城,那里虽然有自己的童年美好回忆,但是已经太过久远了,或许这就是近乡情怯吧,况且胡家在泰州早已中落,对于自己这个没有功名的穷书生怕是没有什么好脸色。

    中年人也长叹了一声。

    徐硁听到旁边也是一声叹息,以为是刻意在学自己,心中不爽,不由得转身看过来,他发现自己的身边是一位身穿褐衣短打,这是苦力才穿的,却顶着文人的方巾,这种搭配有点不伦不类,“在下徐硁,不知仁兄为何要学徐某长叹?”

    这中年人哪里知道徐硁的想法,他只是一时忘情长叹而已,当听到徐硁二字后,不由得多看了徐硁几眼,“在下胡瑗,原来小哥就是名满淮左的徐四郎,果然闻名不如见面,胡某只是一别泰州二十六年,今日回来不免心中忐忑,所以长叹一声惊扰了贤弟,还请原谅。”

    “胡兄,小弟当不得如此夸奖,小弟也是一别泰州五年,再回来时已是物是人非,胡兄一别二十余载,恐怕真的乡音都改了了。”徐硁知道对方不是模仿自己,更感伤他的离别竟然如此之长。

    “胡某十余岁便随家父各处上任,本想搏个前程到头来却一事无成,听闻泰州遭受鼠疫,这才凑足了盘缠从密州赶过来,打算效仿戚公在泰州办学,让贤弟笑话了。”胡瑗摇头笑了笑。

    “小弟不敢,很多人听说鼠疫唯恐避之不及,胡兄只身前来可见侠义,小弟本月二十二成亲,我与胡兄相逢便是缘分,不知胡兄可有时间前来?“徐硁看见胡瑗有些为难,看他这身装扮,恐怕他从密州来到泰州,很可能已经无余财,便继续说道,”胡兄不必孤身前行,只要跟随王家车队便可以,这里有我的请帖,他们认得。”

    徐硁从怀中掏出一封红色的请柬递给胡瑗,胡瑗面色有点纠结,但最终还是收下了请柬,“不瞒贤弟,胡家与王家往年有些误会,不知道现在解开没有,但胡某定会去扬州道贺。”

    徐硁不由得想起王惟绪说的三十年前旧事,胡家当时仗着是泰州的郡守,对王家这种世家不屑一顾,经常在州学中奚落王家子弟,这才使得王家先祖一气之下自办族学,要与州学比个高低,当然结果就是族学自二十年前便一直压制州学。

    徐硁没想到还能摊上这样的事情,不过既然已经送出了请帖,哪有收回的道理,“现在王家的主事人是王载王伯父,他为人豁达想必早已忘记陈年旧事了。”

    “王载?哈哈哈,当年他还吃了我一脚啊!只是我那时还是孩童,他没有与我计较。”胡瑗摇头苦笑。

    徐硁越来越觉得遇到这人怕是个错误,也只好赔笑说道,“胡兄与王伯父原来早就认识,这怕是不打不相识吧。”

    “罢了,回泰州,王家是必须见得,借贤弟的光,早一点说开未必是坏事。”胡瑗朝徐硁拱了拱手起身离开。

    徐硁也拱手示意,他们用完午饭也要离开了,徐硁正要出门便远处传来: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