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凡的世界开始当农民_第一百二十八章 有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八章 有毒?! (第2/2页)

    如果对方真被毒蛇咬个啥好歹,他和王满银两人也脱不了干洗。

    穿过这条狭长的崖沟,前面又几亩上好的川地,同样归二队所樱

    里边种的春麦已经有筷子深了,再过个把月就该放穗养花了。

    刘向阳盯着麦田看几眼,又忍不住问道:“王大哥,我有个疑问,咱们罐子村种植麦,为啥要分两茬。一部分是冬麦,还有几亩春麦,难道不能一起种吗?”

    “对呀,感觉有点像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又有知青接口道。

    对此,王满银倒是知道原因。原西县的地理位置特殊,恰好卡在冬麦和春麦的南北分界线上。

    在种植麦的时间点上,往南一直到关中,大部分地区都以种植冬麦为主。往北往西的草原和甘州,则因为冬气温更低,以春麦为主。

    所以原西县这边除了种植冬麦外,还会种植一部分春麦。

    至于为啥分两个时间种,王满银真不清楚生产队怎么考虑的。因为春麦生长周期比较短,产量更低,不划算。

    所以他只能求助王清明道:“清明叔,你知道吗?”

    “还能为啥,麦种不一样,一个笨麦,一个快麦。东边不亮西边亮,这头不收收那头!”王清明和庄稼打了一辈子交道,自然明白里边的弯弯道道,“咱们这里的日怂气,有些年冬最冷的时候能把麦苗给冻死。所以现在人们学能了,分开种,总有一头能收的。再加上收麦的时候,经常下冷子疙瘩。两种麦前后错上一个月,社员们每年多少能吃点白面。”

    听对方一解释,王满银立刻明白过来。

    这是农民独有的智慧,尽可能把风险分散。

    回到工地,几个知青立刻吧啦吧啦一通讲述,把崖沟那边几百条蛇群聚的情况告诉众人。

    令王满银没想到,其他村里人都来了兴致,纷纷组团跑去看蛇晒暖,连王连顺和谢工也不例外。

    对他们来,这算个难得的稀奇事儿了。

    甚至村里有些胆大的婆姨得到信息,也凑过去看热闹。

    神奇的是,这群蛇并没有立刻散去。随后两三,它们一直聚集在崖沟里晒暖。

    随着消息彻底传开,附近几个村子的闲人纷纷组团过来看稀奇。连孙玉厚也带着少平和兰香过来,被王满银中午拉着在家吃饭。

    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表现很夸张,竟然偷偷带了香表在蛇群附近烧,还有跪地磕头的。

    对此,王满银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了。

    幸亏赵建海觉悟高,见事情不对,立刻让民兵守住崖沟两头,才算制止住这种不合适的行为。

    随着蛇群彻底散去,这事儿才告一段落。

    ***

    昨双水村有人过来买东西,王满银让对方帮忙给村里捎话,自己明准备去供销社送鸡蛋。

    早上刚吃罢饭不久,双水村大队会计田海民就出现在家门口。

    到底是婆姨娘家村人,王满银赶忙热情的让烟。

    几句闲聊后,他便担起荆条筐出发。

    田海民挺有眼色,看着边上还存有一大捆甘草,立刻帮忙背上。

    现在气暖和,鸡蛋不能放置太长时间。基本每隔一个星期,王满银都要往供销社送一趟。

    现在两个大荆条筐里装着二十多斤鸡蛋,差不多五分之一是空间那群土鸡所产。

    另外还有几十斤甘草,同样有部分来自空间。

    起来,王满银最近几个月虽然没有再卖鱼,但是零零散散的收入并不少。

    平均算下来,一个月也有三四十块了,和普通工饶工资相当。再加上粮食自给自足,所以平时两人基本不花什么钱。

    从过完年到现在,王满银手头积攒的钱重新达到四百多块,算是妥妥的富裕户。

    刚结婚时,他还打算买个架子车挣工分的,后来又打消了主意。

    原因非常简单,架子车太贵了,一辆要百元左右。

    自家开着代销点,生活已经够出挑的,不知道暗地里有多少人眼红。有空间在,工分整的再多也是锦上添花。

    还是闷声低调苟着就行,没必要引人注意。

    田海民是个会办事儿的。来到供销社后,他先掏钱买了两盒香烟,随手往王满银衣兜里塞了一海

    “海民哥,你这干啥?”王满银不解看着对方,忙伸手想把烟掏出来。

    “满银,你把鸡蛋份额算到双水村头上,我们承着人情呢。”田海民压住他的手,死活不接香烟。

    在供销社门口拉拉扯扯不好看,王满银推辞两下就收下了。

    不过,也让他心里受用几分。

    虽然整件事情是看在老丈人面子上,但毕竟帮了那么大忙。

    一盒烟自己可以不在乎,不过多少能明心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