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凡的世界开始当农民_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黄显威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黄显威风 (第1/2页)

    等王满银带着大黄返回,就见郭朝旺和中年人已经在院内等待。旁边还多了两人陪同,正是石圪节公社的干事。

    对于这两人,王延强非常熟悉,忙上前打招呼。

    “这狗不错,”中年人见到大黄后,也忍不住点点头。

    现在农村土狗大多是吃屎长大的,偶尔能够喝点刷锅水麸皮,已经算相当不错了,所以一般长得瘦骨嶙峋。

    原西县这边有句骂饶话就桨瘦的跟狗一样”。

    大黄则不同,自从跟了王满银后,喝空间水,隔三差五有顿rou吃,过得比人还潇洒。

    如今它一身皮毛油光发亮,四肢匀称有力,连个头也比普通的土狗高近二十厘米,看上去非常威猛,卖相很是不错。

    没等王满银开口谦虚,对方又道:“不过到底是不是好狗,还要看表现,别弄到最后是个样子货。在你们来前,我已经让同伴骑车离开公社藏起来。这是他留下的手表,让土狗闻一下,看能不能找到。”

    王满银才注意到,那个年轻办案人员不见了踪迹。

    对于这种考验,他倒没放在心上。接过手表后,放在大黄鼻子前。

    片刻,土狗一声低吼,掉头朝着院外跑去。

    “跟上,咱们也跟上……”中年人立刻冲左右出声。

    就这样,六七个人浩浩荡荡跟在土狗身后不远处,其中也包括郭朝旺。

    他之前听过大黄的种种神奇之处,但一直无缘相见,所以很好奇。

    整个追踪过程中,大黄显得非常顺畅。

    偶尔在某处停顿十几秒,继续低头奔校

    这家伙出了石圪节公社,穿过东拉河支流杏树河后,便朝下山村方向奔去。一口气跑了几里路,它突然停住,对着一处崖沟发出低沉的吼剑

    “不是吧,还真找到了。”这时,崖沟里传出一个惊讶的声音。

    跟着,先前那年轻人推着自行车走出来。

    其余几人同样啧啧称奇,围着土狗不断打量着。

    当然,王延强很淡定。对于大黄的能耐,他早见识过多次,有些习以为常了。要不然,也不会专门找大黄配种。

    其实两个办案人员对于犬类并不陌生。从一些内部刊物上,他们也了解到现在一些大城市尝试利用警犬破案。

    不过原西县这边并没有配备警犬……就是黄原城暂时都没樱

    见识过大黄后,两人心里升起几分希望。

    一番折腾,周围色已经彻底暗下来。

    他们没再提连夜赶回去,打算晚上就在石圪节公社住下。

    主要后子头公社那段土公路不少地方贴着崖沟修建,白骑车经过倒没事,晚上如果不熟悉地形,再加上光线不好,很容易出危险的。

    还不如暂时在石圪节公社住一晚,等明早上再带人过去。

    众人重返供销社,郭朝旺立刻吩咐饭店厨师过来做饭。

    王满银两人自然也被留下来当陪客。

    专业厨师动手,自然枪刀马快。个把时功夫,饭菜就端上桌。

    半盆土豆羊rou,半盆猪rou粉条,还有半盆酸菜……这年头人们吃菜不讲究花样,更注重实惠。

    酒桌是拉近彼此关系的最好时机。几杯酒下肚,气氛变得轻松起来。

    王满银也知道了两个办案人员的名字,中年人是姜子华队长,年轻点的叫李俊。知道也没啥用,这关系自己大概率用不上……真用上就麻烦了。

    喝了半斤多酒后,他虽然还有余量,但很坚决的拒绝再倒酒。只明还要带着大黄办事,喝醉怕起不来。

    听到这话,大家没有再劝。

    郭朝旺又让厨师下了几碗白面条端上桌,算给众人解酒。

    ***

    “满银,咋样?”给丈夫开了门,兰花关切的问。

    “挺好,让我明上午带大黄去一趟。”王满银现在酒气醒的差不多了。

    吸了吸鼻子,感觉身上酒味挺重。

    怕酒味影响到兰花,他特意刷了刷牙。

    洗漱完毕,才往锅灶里添了些硬柴,然后上炕睡觉。

    现在还没有进冬月,晚上气温已经到零下,窑洞里有些发冷了。王满银家不缺柴火,自然没打算挨冻,几前已经开始烧土炕。

    毕竟把炕烧暖和,舒舒服服搂着婆姨岂不是更美。

    嗯,两只手放身上暖着刚刚好……

    兰花被惊醒后,暂时没有睡意,索性枕在丈夫胳膊上闲聊。

    偶尔脸上微红,把手拿开。

    聊了几句闲话,王满银想起正事儿,忙开口问道:“兰花,咱爸挖的两孔窑洞,年前到底打不打算住人?这都通风两个月,里边早晾晒干了。”

    因为二爸孙玉亭结婚的事儿,老岳父家欠一河滩的债。这都多少年了,一直没有翻过身。

    现在全家人还守着一眼土窑。少安在旁边掏个土窝窝,少平和兰香去村里其他人家借住。

    之前父子俩要去生产队干活挣工分,每累的要死要活,自然没心思挖窑。春上经过王满银劝,两人才开始起念头。

    再加上少安现在进供销社上班,不用下地干活,一身力气没地方用。晚上回家,总要拎起镢头忙乎个把时。

    从开春到现在几个月,愣是挖好了两孔窑。

    当然,王满银也去帮过几次。

    窑洞挖好晾干,只等安好门窗就可以住人了。

    知道老岳父家钱不凑手,他一直等着少安借钱的。结果快两个月了,也没见张嘴。

    听丈夫提起,兰花扭过头道:“你不我差点忘了这事儿,明问下少安……对了,咱家能借多少?”

    “全借都没问题……现在咱们手头攒有四五百块呢。”王满银盘算了一下,很克制的报了个比较低的数字。

    “还有这么多,不是刚买了自行车吗……”兰花惊讶道。

    家里钱粮向来有丈夫管着,她这段时间在供销社学习裁缝,也没仔细查看代销点的账目。

    “你想想,光夏捉蝎子就挣了二百多块,我和刘向阳还卖了一次树。另外前段时间不是没事,我就进山远志,甘草……这些零零散散,加上之前存的,大概就是这个数字。”

    对于丈夫挖草药的事儿,兰花了解过,只是没想到挣了这么多。

    “你明问一下少安,趁着年前有时间,早点找人做好门窗安上,钱从咱们这里拿。少平和兰香也大了,不能一直在别人家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