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赵建海再被打 (第2/2页)
…” 确认刘向阳没事,王满银放下心来。 等两人赶到村里,发现大村干部全部到场。 另外除了他和刘向阳外,王福长也被找来了。 “我是负责水利基建工地的干事马洪涛,现在来罐子村进行调查,想要知道十个知青在你们村这一年的时间表现如何?”见人都到期,对方立刻打开本子询问。 “好,很好。”王满囤尽管有些奇怪对方的来历,还是开口称赞道。公社可是三番五次强调要以教育为主,他当然不敢坏话。 “王支书,我怎么听这些知青当中有个叫尚志民的特别刺头,曾经公然对赵建海动手……”听了这话,马洪涛微皱眉头强调。 “啊,这个,这个当时应该是……发生了争执,”王满囤回答着,疑惑看向两人。 做调查,不应该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吗?怎么听话茬,像要找知青们麻烦的。 “我还了解到,几个月前,赵建海被人打了闷棍,拴在外边冻了一晚上。这么长时间,你们村里调查出什么东西没有?” “这个……我们也是早上才发现的。那个……当时调查过,没发现坏人。这个哩……”王满囤顿时紧张起来。 不愧一个妈生的,他和王满军很像。遇到事情车轱辘话的很溜。 好在,马洪涛没有深究:“你们觉得这个尚志民平时有没有什么可疑的举动……” 闻言,所有人沉默。 现在连傻子都能看出来,尚志民肯定又惹上什么麻烦了。 关键,对方不是正出河工吗?能有什么事儿。 见没人回答,马洪涛直接点名王连顺。 “尚志民干活还行,没发现什么异常情况。”王连顺昧心开口。尽管心里他对一帮知青并不满意,不过也没打算什么坏话。因为可能自己的一句话,就会造成很大影响。 马洪涛连问几人,大家都是同样的辞。不了解发生什么事情,没有人敢胡袄。 到王满银时,他也泛泛而谈:“就我平时接触来看,尚志民人不错。当然,我很少往知青点去,更多情况不了解。”
一圈人问完,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马洪涛脸色倒依然平静,只是起身要上厕所。 等对方离开,王延强才冲杨高虎问:“老杨,到底有什么事儿,你们冷不丁来村里,给人整的七上八下。” 对方压低声音,苦笑道:“你们还不知道吧……昨晚上赵建海在工地上挨揍了,现在正住院呢……” 赵建海是半夜出来上厕所被人打晕的。具体现场什么情况,杨高虎也不太清楚,只知道在水利基建工地引起不的动静。 经过工地管理人员调查询问,赵建海在罐子村也有过类似经历。 所以他们才派马洪涛赶到罐子村了解具体情况,看能不能得到一些线索。 现在村里的几个知青都被怀疑,尤其尚志民曾和赵建海爆发过激烈冲突,更被当成重点怀疑对象。 好家伙! 听杨高虎的意思,赵建海先被打晕,接着嘴里塞了东西,又挨顿揍。好像伤势挺严重的。 王满银没有半点同情,怎么感觉这么解恨呢。不过他面上保持着严肃的表情,争取不笑。 同时,他也很想知道赵建海又做出什么举动,惹得有人下黑手。 不过话回来,凭对方的做派,好像挨打没什么不正常的。 “有证据指向尚志民吗?” “没有,不少人给他作证明,尚志民昨晚上和几个同伴打牌,直到快亮才躺下睡觉。” 如果有证据的话,工地就不会只派马干事过来了。 一番询问,没有得到什么有用信息,马干事和杨高虎又匆匆离开。 等两人骑着自行车消失,王延强忍不住笑道:“果然恶人还要恶人磨,白鸡屎整人五人六的,这下肯定惹到硬茬子了。” “听那意思,赵建海估计要在医院住一段时间。如果他年前不回村里,咱们倒能过个安生年。”王连顺也连连点头。 “要不趁这个机会把人头粮早点分完吧。不能因为他一直不回来,咱们就拖到过年吧。”这时,王富贵又建议到。 现在二队每人分粮二百多斤,尚未到达规定数量,年前还有秋粮需要分。之前的土豆红薯堆存在一起很容易变坏,所以挖出来就给社员们分了。 而像玉米糜子这些粮食的分配要严格许多,一般需要赵干事亲眼见证。 也因此,虽然玉米棒子虽然已经处理完,但只是暂时存放在仓库里,加盖上粮印,并没有真正入账。 所谓粮印,就是大号的印章。把它印在粮食堆上,可以防止被攘取。因为粮食颗粒非常松散,只要稍微动一点,粮印痕迹都会发生变化。 这个时代的粮印非常有特点,一般刻着“公平”两个字,体现了社员们的美好愿望。另外,也影丰收”,“太平”等字样。 粮印平时由专人保管,其他人都不能碰。需要动用粮食时,必须保管、会计、和掌粮印的人同时在现场。 另外保管每还要检查粮印,如果有异常,就要通知队里进行检查。 当然,这些设计很美好,现实中却有问题的。至少春上二队动用储备粮时,并没有惊动太多人。 王连顺眼睛一亮,回答道:“那行,趁早不趁晚,就今晚上吧。” 得知要再次分粮,二队在家留守的社员们顿时兴奋起来。不管怎么的,能有粮食分总是好的。 吃过晚饭没多久,仓库前已经聚集了百十号人,不过基本是妇女、老人和孩子。 刘向阳同样来到现场,毕竟关乎着知青们明年的口粮,他也没敢大意。 不过等下分了粮食,只能和上次一样暂存在队内。 王连顺和王富贵站在仓库前,身旁还挂着两盏气死风灯。 他们简单讲过几句,点了一遍名字后,确认各家都有人在,就正式开始分粮。 王满银原本以为,这次和前几次一样,分粮时需要用到队里的大杆秤。 却没有料到,王连顺从仓库里拿出梯形木斗和木升。 他还是第一次见队里这么分粮,登时愣住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