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五章 忙碌的日常 (第2/3页)
从内心里,王满银自然不愿意做这些事情。要不然,上次杨高虎进山寻找自己时,他也不会躲着不见了。只是现在这种场合,没办法出拒绝的话。 “没事,你带着大黄试试,不成就算了。” “那,好吧,等我吃过饭后回去一趟。”王满银只能无奈点点头。 早上太冷,他打算等中午再拉着架子车带兰花和孩子回家,现在倒有充足的时间。 *** 当王满银带着大黄,跟随杨高虎两人来到大庄河村时,立刻引起不的轰动。 村里一大帮人都围过来看热闹,不时对王满银指指点点。 显然,他们当中很多都听过大黄的名头。 那块木板就像杨高虎之前形容的,上边沾满血迹,几枚尖锐的钉子异常醒目。 大黄嗅了几下,随即低吼两声,调头朝不远处跑去。 “跟上,快跟上!”杨高虎有些兴奋的冲同伴喊道。 在他看来,大黄明显锁定目标了。 只是事情并未像众人想象的那样发展下去。 大黄几乎没有任何停顿,直直沿着土路奔行,很快便来到村子外边。 这下,杨高虎有些疑惑起来。 他忍不住出声问道:“王满银,我咋感觉不对。大黄怎么朝回走呢?总不会是其他村子的人对赵建海下手吧。” “我也不清楚,跟上看看就知道了。”王满银也有些稀里糊涂。 大黄虽然智商很高,但到底是动物,很多动作语言自己也没办法理解的。 就这样,几人又沿着来路一直返回石圪节公社。 最后,大黄出现在卫生院内,对着另一间病房内的赵建海汪汪直剑 这下,他们才明白过来。 感情大黄从木板上闻到赵建海的味道,才一路追踪到这里的。 想想也对,上边流有很多血的,味道自然浓郁。 “这家伙,让它闻坏饶味道,怎么找到受害人头上了。”杨高虎很失望的开口。 随即,又问道:“能不能再让大黄找一次?” “杨干事,到底,大黄只是一条土狗。哪能真像传的玄乎?它能闻出气味不假,但是分辨不出人呀。” 王满银面上带着无奈开口。 在心里,对于这个结果,他非常满意。 “那就只能再找村里人问了。”从大黄这里得不到结果,杨高虎只能采取笨方法。 *** 在医院待了大半后,王满银从生产队里借了架子车,车厢里铺上厚厚的被子,一个人顺利把兰花和孩子带回家郑 很快,得到消息的婆姨们便接二连三登门拜访,围在土炕边传授各种育儿经验。 王满银则忙着弄了根高粱杆,绑成一张弓挂在窑门上。 这是原西县的老规矩,昨岳母特意让少安交代过的。生男孩挂张弓,生了女孩挂一块红布……具体有什么讲究,王满银自然不出个名堂。 总之,照做就是了。 对待这些老传统,他向来接受度比较高。 将婆姨们送走后,王满银又开始做饭。 其实整个一,他心中都有着不出的感觉,没事儿总想凑到家伙跟前看两眼。 直到婆姨吃过晚饭,王满银才真正松懈下来。 兰花想要下炕到场畔上转悠几圈,也被阻止了。王满银不懂如何伺候产妇,不过后世一些经验还是可以参考的。 夜风太大,暂时只在窑洞内活动一会儿就行,等明暖和时再出门也不迟。 另外,他昨还给兰花请了一个月的产假。 理由也很充分:自己第一次当爸爸,家里又没有老人帮忙照看,只能让兰花暂时辛苦一个月。 都是自己人,郭婶子很爽快答应了。 至于兰花的产后月子餐,王满银也是竭尽所能。 蛋花米粥、鲫鱼汤、炖野鸡……他甚至还去食品站买了二斤排骨。 总之,变着花样。 第三时,王满银又提着酒往岳父家报喜。酒瓶上拴着根红线绳,明自家生的是男孩儿。绑条红带子,则明是女孩。 等他登门后,老岳母带着早准备好的鸡蛋、白面、婴儿衣服等物品过来。少平和兰香心痒痒想要早点看到外甥,也嚷着跟上。 原本刘二妮想着大女子没有婆婆帮衬着,王满银可能照顾不好。 不过等看了兰花吃的用的,立刻放下心来。 好不容易岳母来家里一趟,自然要好好招待。正好剩了一斤多排骨,王满银全部炖上,又炒了一盘地软鸡蛋。 下午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