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历史 (第2/2页)
在觐见大殿的正后方、第三庭院的中间,是一座图书馆,称穆罕默德三世图书馆。 由皇室建筑师密玛尔·贝希尔·阿加在1719年奉苏丹艾哈迈德三世之命,在当时池亭的基础下建设而成。 “亲爱的尼古拉,你以为这座图书馆如何?” “非常美丽,陛下。让人喜爱的新古典主义风格,整体表面以大理石构成。 馆内四条长度相当的通道,构成十字,中间是一个圆拱形的厅堂,有三个矩形的隔间。 十字通道的其中一条路连接大门,可透过两边的楼梯到达大门。 中间拱形厅堂之下有一个精巧的饮用喷泉,四边都有壁龛。图书馆有地下室,以免珍贵书籍沾上湿气。” 尼古拉并不明白塞利姆的意思,但他也没少来,所以迅速做出了回答。 “是啊,非常漂亮。整个图书馆收藏了超过3500份手稿,有些更镶嵌了珠质及象牙质。 可这些书籍是什么呢?不过是一堆神学、伊斯兰法令及其他奥斯曼土耳其语、阿拉伯语及波斯语的书稿而已。 与之相对的法国人,英国人的图书馆里又是什么呢? 塞利姆叹了一口气,接着说道。
“亲爱的尼古拉,现在的帝国就像这座图书馆一样,看上去外表华美,是个大国。 可是他的背后呢?我们都心知肚明。 比起苏莱曼大帝时期力压欧洲的盛景,此时的帝国就像一轮将要永恒坠落下去的新月。” 两人边聊边走,来到了位于远征军寐宫的东北方的征服者之亭。 此地原是穆罕默德二世在位时建造的其中一个亭楼,也是托普卡帕宫里最古老的建筑物之一。 亭子建于1460年左右,即动工兴建托普卡帕宫的时候。 征服者之亭用作储存工艺作品,也收藏帝国宝物。 它由三个房间组成:一个可俯瞰马尔马拉海的露台、一个地下室及相连的哈曼。 征服者之亭共有两层,建在悬崖顶部,苏丹可在征服者之亭的门前以极佳的角度观赏马尔马拉海及博斯鲁斯海峡。 “看吧,尼古拉,我的先祖塞利姆大帝曾率军征服埃及,他将来自埃及的宝物留在了这里。” 塞利姆指着征服者之亭的第二道拱门旁的四座房间说道。 “不过,我要带你参观的是另外一处,随我来吧。” 走进位于深处的三间珍宝馆,塞利姆说道。 “这是征服者穆罕默德的宝剑,剑柄饰有三颗大绿宝石,剑鞘的表面以瓷釉及钻石制成。 征服者很喜欢它,它见证了一个帝国的覆灭与另一个的诞生。” “这是苏莱曼大帝的王座,传说是法王弗朗索瓦一世赠予的。 通体胡桃木制,宝座上嵌有珍珠母及龟壳。 饱受查理五世压迫的法王,为了讨好我的先祖,恭敬的送来了礼物。” 一直跟在苏丹与牧首后面,准备讲解文物历史的司库长,陡然发现自己还不如苏丹。 塞利姆没有管独自神伤的司库长,他大步迈入了最后一间陈列室。 “跟上吧,尼古拉,还在后面啊。 苏丹的声音自空旷的陈列室传过来,显得无比厚重。 让尼古拉感觉像是奥斯曼帝国五百年的历史化作了一座玄色的山峰压在了自己身上。 举步维艰而又无比向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